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团队成功抢救一名产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016-10-28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
 摄影:

  10月25日傍晚时分,一名5天前刚分娩的患者在附属仁济医院急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内科团队迅速启动心肌梗死绿色救治通道,将患者送入导管室并成功为其施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目前患者已暂时脱离危险,于心内科监护室观察治疗。

  患者袁某,5天前女儿刚刚出生,但不料25日下午,她突发胸闷,且胸痛难忍,坐立不安,大汗淋漓,持续一个小时仍不见好转,故立即到仁济医院急诊就诊,但检查结果让夫妻俩吓坏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且患者产后5天,女儿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家人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孩子的母亲是家里的“大功臣”,容不得一丝怠慢,容不得半点犹豫。

  仁济医院心内科经过迅速而详细的评估后,迅速启动心肌梗死绿色救治通道,并紧急送至导管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提示患者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自发夹层。这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年轻女性,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约为70%-75%,其中50%直接猝死,约20%在自发夹层形成数小时内死亡。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直接支架植入术是目前首选的、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法,使支架覆盖整个夹层,防止夹层扩大,稳定血管腔。但由于夹层处冠状动脉壁薄弱,术中应避免导丝或球囊穿破冠状动脉壁,支架定位必须准确覆盖夹层入口。这对介入医生的要求颇高,因为这类自发性夹层的介入治疗不同于一般的冠心病,必需靠细致的钢丝操作逐渐探到真腔,何奔教授、杜勇平教授果断出手,成功在前将支中远段植入一枚支架,覆盖夹层破裂口,血流立即恢复,患者胸痛迅速缓解,心电图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术后,一直守候在一旁的丈夫也松了口气,监护室门口的家属纷纷赞叹到:“这是今天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专家表示,围产期女性中自发性冠脉夹层而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凶险,需要引起广大医生同道的高度重视。危重病产妇素来是重要的社会公共问题,而此次仁济医院心内科团队通过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和精湛的技艺成功施行手术,使病人转危为安,为医院和社会做出了一定贡献。

  据悉,仁济医院心内科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上海率先建立了惠及浦江两岸的急性心肌梗死绿色救治通道,将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到97%以上,达到或部分超过国际大型心脏中心的救治水平。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