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九院神经外科为巨型恶性脑膜瘤引发脑出血的患者成功实施急诊肿瘤切除术
2016-08-18 浏览( 来源:第九人民医院 
 撰稿:李新才
 摄影:

  近日,附属九院(北部)神经外科为一名巨型恶性脑膜瘤引发脑出血的患者成功实施急诊肿瘤切除术,现患者恢复情况良好,不日即将出院。

  8月8日清晨05:56,伴随着一阵急促救护车铃声,一名神志不清,呼之不应的41岁男性患者,被送入九院(北部)急诊。当时,患者的右侧瞳孔散大约5mm,对光反射消失,鼾式呼吸,刺痛不睁眼,刺痛肢体略伸,GCS(昏迷指数评分)4分。急诊头颅CT显示:“右侧额颞部颅内占位伴出血,中线左偏”。值班医生考虑可能为“巨大颅内肿瘤出血伴随脑疝”,并立即报告北部神经外科主任冯东福。

  冯主任了解病情后,指示立即安排急诊手术,并从家中连忙赶来。与此同时,手术准备也在争分夺秒的进行中。患者脑肿瘤已经引发脑出血命悬一线,这场手术就是和死神竞争时间。

  06:36,手术室内亮起了两盏无影灯,冯东福主任带领北部神经外科团队去掉颅骨剪开硬脑膜后,发现了致病的真凶:一个约6cm*7cm的巨大脑膜瘤,肿瘤甚至侵蚀了颅骨。脑膜瘤在神经外科较为常见,其发病率约为2/10万,占颅内肿瘤的15%-20%,仅次于胶质瘤,居第二位。然而由脑膜瘤引发的颅内出血却很少见。常规血肿清除和一般脑膜瘤的切除均非复杂手术,然这次不同往常,其一:肿瘤巨大,黏连情况未知;其二:肿瘤的位置紧靠蝶骨嵴,操作空间较小。手术中出血是脑膜瘤手术面临的挑战。尤其是遇到这么大的脑膜瘤,且已经发生卒中,在开颅的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失血性休克,颅内操作过程中出血造成术野混乱,加之肿瘤黏连,易误伤临近的组织,特别是无关的动脉和引流的静脉,是造成术后功能缺损的主要原因。

  急诊手术先将肿瘤的大部切除待后期再次手术,可以降低术中意外的风险。冯东福为避免患者受第二次手术的痛苦,却坚持做肿瘤全切术。这样无疑会增加手术难度和时间,为此医生们宁可承担风险。

  09:38,在历经3个多小时后,巨大颅内肿瘤被顺利摘除,被切下的肿瘤如包子大小。手术的顺利进行让医护们都松了一口气。中午,术后患者的瞳孔依然恢复了正常。傍晚时分,患者如梦初醒,还以为身在住所,什么都没有发生。术后病理显示该肿瘤为恶性脑膜瘤。一次性全部切除的手术方案,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从发病入院到术后苏醒,前后不过十个小时,从重度昏迷GCS4分转为清醒状态GCS15分,患者从死亡的边缘归来。这是北部神经外科日常工作的一瞬,可对于患者而言是一次重生。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