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喜迎第300位试管婴儿猴宝宝
2016-08-12 浏览( 来源:第六人民医院 
 撰稿:周围 顾海鹰
 摄影:

  夏初,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产科里一位特别来之不易的男宝宝呱呱坠地,他是该院生殖医学中心试管婴儿助孕成功分娩的第300名试管婴儿宝宝,出生时体重七斤半,是个健康可爱的大胖小子。说起这个宝宝诞生,背后有一个曲折的故事。

  家住本市的宝宝妈妈刘女士年仅32岁就因为卵巢早衰,月经停止了,临近绝经的状态,从2012年开始奔波于多家医院,被反复告知卵巢内卵泡已经枯竭,没有卵子了,自己怀孕的机会几乎是零,医生建议刘女士还是想办法领养一个。2014年8月经人介绍,刘女士来到六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邵红芳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给刘女士做超声扫描检查卵巢时,发现患者虽然没有卵泡发育,但是还存在极少量的小卵泡,如果帮患者利用这寥寥可数的小卵泡,未必不能争取受孕机会。邵红芳主任组织生殖医学中心团队讨论刘女士助孕的可行性方案,最终根据刘女士夫妇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确定仿佛给刘女士一家一针强心剂——终于有医生愿意给他们试一试的机会了。

  2014年11月刘女士开始接受第一次试管婴儿治疗。由于患者的卵巢储备极度低下,可能对于促排卵药敏感性不够,邵主任决定给予口服低剂量的雌激素诱导卵泡发育,沉寂数年的卵巢很“听话”,居然长出了一个卵泡。在超声下顺利取到了这个珍贵的卵子,可惜的是,卵子没有受精。第一次虽然没有获得胚胎,刘女士夫妇却非常振奋,因为治疗结果证明了合理的方案可以帮助刘女士获得卵子,这是走向成功怀孕的第一步呀。

  2014年12月,刘女士开始了第二次试管婴儿的治疗。该院生殖医学中心团队讨论后,考虑到患者卵巢已经被顺利“唤醒”,决定在继续给刘女士小计量雌激素诱导卵泡的同时,加用少量的促卵泡素刺激卵巢,让卵泡能更好生长。治疗方案成功了!刘女士这次取到了2枚卵子,最终获得了1枚宝贵的胚胎,并且被妥善地冷冻保存起来。

  随后在2015年,刘女士又进行了两次试管婴儿取卵治疗,这两次幸运女神似乎去打盹了,一次没有获卵,一次有了1枚卵子却没有形成胚胎。

  2015年,刘女士决定移植仅有的1枚胚胎。9月28日,这枚承载着所有人希望的“独苗”被顺利植入刘女士的子宫里。移植后又过了两个星期验孕,刘女士终于顺利怀孕了!

  在今年这个猴年的夏天,有了前面的一幕,刘女士一家终于心愿得偿!

  像刘女士一家这样,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实现“好孕”梦想的家庭还有很多,他们的幸福故事的发生和传播过程也是六院生殖医学中心建立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据该院副院长、生殖医学中心负责人陶敏芳教授介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筹建于2011年,从2013年获得试运行资质,经过多年的辛苦耕耘,现在终于结出了硕果。专家团队通过多种治疗手段为数千患者夫妇提供生殖医学服务,各种助孕方法受孕诞生的宝宝已经超过一千名。目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影响力已辐射上海市及其周边省市,有患者自哈尔滨、内蒙不远千里前往该院就医。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