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7bf5080727.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7bf5080777.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7bf5080727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7bf5080777_s.jpg 1 2
2016-06-08 浏览( 来源: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撰稿:
 摄影:
 

  日前,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玉东、妇科主任黄勇等专家团队在宫颈恶性肿瘤及早期内膜癌病人的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手术中,引入“荧光造影成像技术”定位标记淋巴结。术中局部注射荧光造影剂吲哚青绿(ICG),通过PINPOINT内镜荧光造影成像系统,观察淋巴管及淋巴结的显影情况。该技术通过对淋巴结尤其是前哨淋巴结(SLN)的准确定位,可使早期的恶性肿瘤患者进一步缩小手术范围,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成为可能。

  巴拉圭Cabanas最先于1977年在对阴茎癌行淋巴造影时,发现并提出了前哨淋巴结(SLN)的概念。前哨淋巴结是指首先收纳某器官、区域组织淋巴液的1个或数个淋巴结或某器官、组织原发肿瘤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其病理学状态可以代表其收纳区域整个淋巴结状态。即:从肿瘤转移角度看,若SLN未被癌细胞侵犯,则推测整个区域淋巴结未受累;如果SLN有侵犯,则认为该区域淋巴结可能受累。这个观点已经为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广泛认可。有研究表明通过SLN检测提高了微小转移和孤立肿瘤细胞的淋巴结检出率。SLN发生转移的概率是非SLN的3倍以上 。2014 ASCO年会,日本Bell Land综合医院报道了一个新的前哨淋巴结识别技术即为吲哚青绿(ICG)注射荧光成像技术。该技术于术中实时追踪荧光流向,在荧光团浓聚点定位前哨淋巴结。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由此把该技术引入,专家们认为前哨淋巴结切除术有望使妇科肿瘤手术真正做到精准化、微创化,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新生代表座谈会…
  学指委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第三季…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