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7bf5080727.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7bf5080777.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7bf5080727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7bf5080777_s.jpg 1 2
2016-06-08 浏览( 来源: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撰稿:
 摄影:
 

  日前,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玉东、妇科主任黄勇等专家团队在宫颈恶性肿瘤及早期内膜癌病人的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手术中,引入“荧光造影成像技术”定位标记淋巴结。术中局部注射荧光造影剂吲哚青绿(ICG),通过PINPOINT内镜荧光造影成像系统,观察淋巴管及淋巴结的显影情况。该技术通过对淋巴结尤其是前哨淋巴结(SLN)的准确定位,可使早期的恶性肿瘤患者进一步缩小手术范围,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成为可能。

  巴拉圭Cabanas最先于1977年在对阴茎癌行淋巴造影时,发现并提出了前哨淋巴结(SLN)的概念。前哨淋巴结是指首先收纳某器官、区域组织淋巴液的1个或数个淋巴结或某器官、组织原发肿瘤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其病理学状态可以代表其收纳区域整个淋巴结状态。即:从肿瘤转移角度看,若SLN未被癌细胞侵犯,则推测整个区域淋巴结未受累;如果SLN有侵犯,则认为该区域淋巴结可能受累。这个观点已经为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广泛认可。有研究表明通过SLN检测提高了微小转移和孤立肿瘤细胞的淋巴结检出率。SLN发生转移的概率是非SLN的3倍以上 。2014 ASCO年会,日本Bell Land综合医院报道了一个新的前哨淋巴结识别技术即为吲哚青绿(ICG)注射荧光成像技术。该技术于术中实时追踪荧光流向,在荧光团浓聚点定位前哨淋巴结。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由此把该技术引入,专家们认为前哨淋巴结切除术有望使妇科肿瘤手术真正做到精准化、微创化,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