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e4e5080793.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e4e5080782.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e4e5080793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6/x_e4e5080782_s.jpg 1 2
2016-06-07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谭珊
 摄影:
 

  日前,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施行一例高难度的颅内肿瘤摘除手术,为马来西亚华裔女患者解除了痛苦。

  这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黄女士几个月来感觉头晕耳鸣,在马来西亚当地就诊发现脑子里生了肿瘤,这个瘤长在“桥小脑角区”——人体面神经和听神经通过的区域,掌管着一个人的听觉、平衡觉和面部的表情。肿瘤最大径约6厘米,患者面神经和听神经都被肿瘤包绕着,脑室系统也因为肿瘤的压迫导致回流不畅,形成脑积水。已经出现面、听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高压症状。马来西亚的医生都对她摇头,表示这个肿瘤太难手术,要么无法切除干净,要么无法保证神经功能不受损。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患者陷入焦虑和绝望中。

  患者是出生在广东的华裔移民,走投无路之际最终决定回中国求医。走访了国内多所知名医院后,患者最终来到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勇的办公室。看了患者片子后,王勇医生耐心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了沟通:尽管在颅脑肿瘤手术方面经验丰富,但对于这个病例,要保全神经功能并完全切除肿瘤也存在一定困难。患者在王勇医生自信专业的言语交流中感到值得信赖,仍旧决定把生命托付给面前的医生。“王主任,拜托您,我还有三个女儿要照顾。”看着病人充满期待的目光,王勇毅然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在科室术前病例讨论会上,神经外科主任张晓华与王勇主任医生为病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和策略。在手术顺利打开颅骨和硬膜后,轻轻拨开小脑,一个巨大的瘤子便显露了出来,手术室里的其他医生都惊呆了,这个瘤体基地宽,质地硬,血供非常丰富,几乎把整个半个小脑的位置都填满了。王勇和包映晖两位身经百战的神外专家从容不迫地架起显微镜开始镜下操作。为了保全患者的神经功能,两人在高倍显微镜下,采用双人四手技术,一毫米一毫米的切除肿瘤,细心地寻找并保护脆弱的神经纤维。经过数个小时的耐心细致的操作,纤细的神经终于在两人耐心的分离下被完美地暴露出来,其周围的血管也被分离开保护起来,晚上五点三十分,瘤体全部被拿干净,神经和血管没有受到一丝影响。整整八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做到了在不影响神经功能的情况下完美全切肿瘤!

  术后第二天,医生查房时候,患者露出了微笑,面神经没有受到影响,听力也一切正常,再次证明两根神经被完美保留,复查MRI显示肿瘤全切无残留。患者和家人对王勇和包映辉两位专家带领的手术团队表达深深的谢意。患者家人说,中国拥有这么丰富的医疗资源,技术高超的医生,而且就医效率高,费用又便宜,实在是中国百姓的幸运。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