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5/x_87d5080789.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5/x_a8b5080785.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5/x_87d5080789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5/x_a8b5080785_s.jpg 1 2
2016-05-03 浏览( 来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撰稿:
 摄影:
 

  “没想到,社区条件这么好,药品、机器都有,社区医生在专家指导下规范治疗,和大医院没什么两样。如果社区都这么做,我们家宝宝也就可以放心在家门口看病了。”5月3日上午,看着正在做雾化的小佳佳(化名),坐在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哮喘标准化示范门诊的佳佳妈不由自主地感叹到。她可不知道,为了这间社区的示范门诊,浦东新区卫计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花了近一年时间的精心准备。

  小佳佳的难兄难弟可不少,在上海,0~14岁儿童的哮喘患病率已上升到7.57%,超过20万人,几乎每十年翻一番,为全国之最。同时,哮喘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和生长发育。约1/3至1/2的儿童哮喘可迁延至成人,故早已成为小朋友中最常见的“慢性病”。

  今年5月3日第18个世界哮喘日,“哮喘是可以控制的”是今年的活动主题。尽管哮喘危害大,但很多临床研究表明,只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在发作期快速抗炎、平喘、缓解症状,在缓解期坚持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并强化自我管理,是能够长期平稳控制病情的。

  然而,现实情况是如今的儿童专科医院人满为患,供需矛盾极为突出。大量哮喘患儿要花很多精力在大医院排队和做常规的雾化治疗,看病的不方便,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儿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和规范性。有调查显示,我国哮喘患儿未控制和部分控制的比例高达90%以上。对此,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内科主任殷勇教授颇为无奈:“按照流行病学估算,仅浦东地区的哮喘儿童就有近5万名,我就是把科里所有的医生都派去门诊看哮喘都看不完,这让儿童专科医院怎么有精力聚焦其他疑难病症?在我们这些儿童专科医院已实现儿童哮喘治疗方案与国际的接轨。其中很多环节,是一些技术难度不太高的常规治疗,社区医院和社区医生也完全可以胜任这些工作。”小小哮喘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对儿童常见疾病分级诊疗的大需求。

  今年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浦东新区成立了浦东儿科医疗联合体,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优化儿童哮喘管理,探索有序的分级诊疗新模式,是浦东儿科医联体率先考虑的工作内容。在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的全力支持下,考虑地域分布的合理性,儿中心呼吸内科专业团队与新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团队携手开展业务合作,这占到浦东地区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的三分之一。短短几个月时间,浦东儿科医联体制订了在社区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诊疗规范及分工合作流程,在社区配置了专科治疗药物,添置了肺功能评估设备,完成了规范化诊疗、随访、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同时,为了确保在社区开展儿童哮喘管理的同质化,儿中心的呼吸科医生与IT团队开发了“哮喘无忧”手机APP患者端和医护端。浦东儿科医联体,以小小的儿科哮喘管理为切入点,在浦东地区探索儿童常见、多发疾病防治的大模式。今年世界哮喘日,浦东新区以儿童哮喘的社区标准化管理为儿科分级诊疗做了很好的诠释。

  “有了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儿童哮喘标准化示范门诊的涌现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浦东新区卫计委医政处李明处长自信满满。他表示,创新儿科发展,加快儿科建设早已得到社会共识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切实缓解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短缺问题。根据市卫计委最新的《加强本市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十三五规划,也出台了积极挖潜扩能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各类改革设计,并要求落实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项目等具体举措。自去年起,浦东新区卫计委就根据前期工作探索,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合作共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浦东儿科医联体,并于今年年初正式揭牌成立。医联体立足浦东,服务全市,根据“三个统一和四个统筹”的总体工作原则,以“浦东新区儿科临床能力提升计划”为抓手,从加强儿科人才培养、提升儿科专科水平、夯实社区儿童健康管理、优化儿科诊疗服务等四方面开展工作。从浦东新区社区儿童哮喘标准化示范门诊的顺利推进来看,以优质的儿童专科医院为龙头,牵手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实现儿科医生在体制内的柔性流动,提升社会儿科服务能力,是医改探索中很好的一项尝试。今后,在进一步完善各项保障机制的基础上,还可能会有更多的潜力挖掘出来,惠及患儿和家庭。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