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儿中心肿瘤外科精准手术切除后腹膜大肿瘤
2016-02-06 浏览( 来源:儿童医学中心 
 撰稿:顾松
 摄影:

  日前,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外科徐敏主任和顾松博士团队引进并运用术中超声先进技术,为一名后腹膜巨大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成功实施了精准切除手术,相比于传统手术风险大、手术时间长、出血较多,超声精准定位后可完整切除肿瘤,可以说新模式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目前患儿恢复情况良好。

  据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显示,该患儿位于下腹部及盆腔的超大肿瘤约为25x15x10cm,肿瘤完全包裹着腹主动脉、双侧髂动脉、下腔静脉及双侧髂静脉。如果按传统手术方式,必须以医生自己的经验仔细判断并避开肿瘤包裹的大血管,稍有不慎就会血管破裂而大出血,风险极大,且手术时间较长,出血较多。而如今,在由肿瘤外科徐敏、顾松两位医生主持的手术中,运用超声导航,分别用二维灰阶模式、CDFI模式及频谱多普勒模式指导术中血管骨骼化,能够很好的提前识别出这些大血管的位置和深度。手术过程中和放射科吴伟主任共同协作,运用术中超声精准定位瘤体包裹的这些大血管,并成功进行了游离,避免了术中对大血管的误伤,明显加快了手术进程。经过10多小时手术,肿瘤完整切除,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患儿术后顺利良好。

  据悉,儿童后腹膜大肿瘤尤其是神经母细胞瘤,通常会包绕后腹膜的大血管(包括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双侧肾动脉、肾静脉),有时候还会累及一侧或者双侧的髂动脉、髂静脉,甚至会累及输尿管,在犹如“铁饼一块”的后腹膜大肿瘤中寻找并避免损伤大血管,就如同只身穿越雷场一般,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高难度任务,一直以来都是肿瘤外科医生们比拼胆量和技术,梦寐以求想要征服的巅峰。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又是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儿中心肿瘤外科开启术中超声导航精准手术切除新模式以后,有效提高了后腹膜大肿瘤的切除率,进展型的包绕后腹膜大血管的神经母细胞瘤可以实现98%以上的手术切除率,无手术死亡及近期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