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成功抢救一名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
2015-12-24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王昊宁
 摄影:

  12月21日,在附属仁济医院产科安全办公室、浦东新区妇保所的协调下,该院妇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等科室通力合作,成功抢救了一名凶险性前置胎盘伴突发大出血产妇。目前该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正在重症监护室接受后续治疗。

  12月17日,来自江苏的产妇周女士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仁济东院产科门诊,请求医生挽救自己和孩子的生命。现年36岁的周女士已怀孕36周,之前已有一次剖宫产史。如今她再次怀孕,这令全家格外高兴。可是,疤痕子宫妇女的二次怀孕总是伴有极大的风险,在一次产检中,周女士被诊断为“前置胎盘”,随时有大出血的可能。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策,这让周女士和家人陷入了极大的痛苦和绝望中。最后,经多方辗转,周女士来到仁济医院产科求诊。接诊医师完善各项检查后,发现她是最为凶险的“中央型前置胎盘”,且伴胎盘植入,随时有大出血的可能。因其病情复杂危重,她当即被收治入院,进行严密观察治疗。为了挽救周女士和胎儿的生命,产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多次讨论,并邀请相关科室进行了会诊,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治疗和应急预案。最终,医护团队决定于12月21日为周女士行剖宫产术,为这对母婴的生命与健康保驾护航。

  21日下午一点半,周女士被送入手术室,这台极为艰难的剖宫产术正式开始。由产科副主任医师苏彧主刀,很快便帮助患者成功娩出一名重2500克的健康女婴。可是,就在剥离粘连的胎盘时,最坏的情况发生了:产妇突然出现了大出血,并伴发失血性休克、DIC、室颤等,生命危在旦夕。医护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妇产科科主任狄文教授、产科科主任林建华教授和麻醉科主任医师陈杰、副主任医师周洁亲自上阵指挥抢救,产科、妇科、麻醉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通力协作,为患者紧急输血,同时由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楼微华主刀,为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此时正值全市“血荒”,市血液中心库存量持续位于警戒线,各医疗机构正常用血难以得到保证。但在医务一处和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的全力协调下,最终上海市血液中心开通了供血绿色通道,8800ml红细胞、6100ml血浆源源不断地输入患者体内,为医护人员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晚上8点,患者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被送入了重症监护室进行后续治疗。22日早晨,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并恢复了意识。整整忙碌了一夜的医护人员,这时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据介绍,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经产妇,尤其是曾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因患者往往突然大出血且伴发DIC等严重并发症,使该疾病成为严重危及孕产妇生命的一大“杀手”,抢救难度高且成功率低。此次成功抢救该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体现了仁济医院妇产科的学科优势和多科协作下的危急重症处置能力,为我国母婴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据悉,目前我国剖宫产率接近50%,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专家提醒:生第一个孩子时母亲尽量顺产;如果头胎是剖宫产,再次怀孕一定要进行产前检查,发现问题尽早干预。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