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一院完成国内首例3D打印技术辅助下胫骨平台截骨矫形术
2015-12-18 浏览(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撰稿:
 摄影:

  爱美的网络红人一定都知道描眉器,将一片当中有眉形镂空的塑料片贴于眉毛上,就能轻松画出理想的眉型。如今在外科手术上也有了类似的技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团队利用3D打印等数字化技术,制作出与胫骨近端骨质三维形态完全匹配的数字化导板,为一位左膝胫骨平台畸形愈合患者实施胫骨平台截骨矫形术,患者目前情况良好。相较以往凭借X线、CT图像及个人经验判断截骨平面、角度的方法,此手段更为精确且符合个性化治疗原则。据了解,该技术在国内尚属首例,在国际上亦属先进水平,为广大骨折畸形愈合患者提供了可靠的新选择。

  今年43岁的张先生六年前因左胫骨平台骨折在外院手术,然后近年来,他却屡感左膝关节疼痛,且有行走障碍症状,于是来到市一医院就诊。经检查,张先生被诊断为左膝胫骨平台畸形愈合,内侧关节面塌陷,膝关节内翻畸形。考虑到患者年纪不大,不宜行关节置换手术,专家建议他实行胫骨平台截骨矫形术。

  据市一医院创伤中心专家团队介绍,截骨矫形手术是目前治疗胫骨平台畸形愈合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尤其适用于年轻患者,但由于其涉及胫骨平台的关节内截骨及复位,是创伤骨科中治疗的难点。在传统方法中,该手术只能凭借术前在X线及CT图像中测量的力线角度及术中测量和术者经验来决定截骨平面、角度,精确性难以保证,手术效果欠佳。

  怎么才能精准制订手术方案?市一医院创伤中心专家团队想到了3D打印技术。先通过术前在计算机三维模型上精确规划截骨线及骨块复位,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能够与胫骨近端骨质的三维形态完全匹配的数字化导板,并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实体模型。首先将打印的导板放置在胫骨模型相应位置,验证导板和胫骨近端骨性结构表面贴合良好,并在导板的引导下分别模拟截骨及复位过程,观察复位后胫骨关节面的平整性,验证该截骨、复位导板的可行性。此外,术前还打印模型给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模拟展示,增强医患之间的术前沟通,让患者更好的理解手术过程,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完成详细的术前准备后,专家团队于近日顺利完成导板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形术。术中操作与术前在打印模型上的模拟过程基本一致,医生将导板贴合在患者胫骨平台处,根据导板上的开口进行切割。术后X线显示患者膝关节平面恢复平整。

  精准医疗技术的引入是骨折畸形愈合矫形术的一大突破,通过截骨和复位导板将术前计算机规划的精准结果准确的复制到术区骨骼。术者在导板的指引下能够准确的完成截骨和复位,显著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简化了术中操作,实现了骨折畸形愈合矫形术从经验论到数字化、精确化、个体化的转化,具有巨大的医疗前景。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