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九院专家团队成功切除17公斤巨大神经纤维瘤
2015-11-12 浏览( 来源:第九人民医院 
 撰稿:金锐
 摄影:

  巨大神经纤维瘤的切除修复一直是国内外整形外科的治疗难点,主要是由于瘤体巨大,血供丰富,解剖层次不均一,易造成巨量出血,手术风险极大。近日,附属九院整复外科杨军主任医师团队主刀,九院南北院区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位腰背部患有17公斤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患者进行了全切除修复术。患者康复情况良好,已顺利出院。

  陈先生自出生时背部即有大片“胎记”,7年前发现背部隆起多个肿块,并在腰背部延展生长,严重影响其工作生活。1年前患者在外院确诊“神经纤维瘤病”后即开始四处求医。但由于瘤体巨大,深及肌肉,手术难度极大,辗转多地医院都被拒绝收治。眼见肿瘤生长迅速,直至覆盖整个腰背部,手术切除风险随之增加,治疗迫在眉睫,医生推荐其前往附属九院就诊。九院整复外科杨军主任医师在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后,决定迎难而上,并迅速安排其入院接受手术。

  患者入院后,医院多次组织全院大会诊,整复外科钱云良、张余光、董佳生、林晓曦等专家参加,与杨军团队一起就手术难点进行深入讨论,并详细商议制订手术方案。同时,麻醉科徐辉主任医师、支延康副主任医师就手术准备和麻醉选择提出了明确意见,为手术安全保驾护航;血库胡宁克主任等想方设法通过预存患者自体血和术前备血,为患者准备了1万毫升充足的手术用血。ICU陈志峰副主任医师针对术后治疗护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保障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医院医务处张少明处长、史定伟副处长也围绕整个手术,分析排查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统筹协调,制订多套应急预案。

  10月28日,手术由整复外科杨军主任医师主刀,大家齐心协力奋战11小时取得成功,为患者完整切除了瘤体。据了解,该神经纤维瘤覆盖患者整个肩、背、腰部,大小约60×75cm,重达17公斤,由数十根直径1-1.5cm血管滋养,充满血窦。为解决肿瘤切除后的大面积创面,杨军采取将瘤体表面皮肤反取皮回植的方法,成功覆盖创面。术中严格、高效控制出血,出血量和输血量仅2600毫升。

  术后九院整复外科、九院(北院)烧伤科医生汪希、罗旭松、刘菲、徐鹏、金锐等与ICU医护人员通力合作,资源互补(烧伤翻身床、烧伤敷料),北院更是派出多名具备大面积创面管理经验的医生为患者轮流值班,精心护理。现患者恢复良好,植皮完全成活,已康复出院。出院时陈先生说:“九院给了我新的生命,九院的医护工作者像亲人般和蔼可亲,我将永远感恩。”

  自今年上半年起,九院整复外科和九院(北院)烧伤整形科强强联合,组建了烧伤、眼整形、鼻整形、体表肿瘤、慢创修复、手外科等多个治疗团队,最近又组建了烧伤整形团队。此例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成功切除修复,充分展现了上海九院南北院区整复外科团队合作,在疑难病例协同诊治上的优势。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