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一院完成国内年龄最小肝移植术后ERCP治疗
2015-10-17 浏览(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撰稿:金平
 摄影:

  近日,附属一院普外科中心、消化内镜中心、儿科、急诊危重病科、麻醉科等多科通力合作,成功为一位3岁幼儿及其父亲实施亲体肝移植手术,并刷新了国内年龄最小肝移植术后ERCP(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记录,彰显了该院学科实力及MDT精神。目前患儿肝功能正日渐好转。

  “我情愿用自己的身体换峰峰的命”。2个月前,39岁的蒋先生毫不犹豫地在肝移植手术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他口中的峰峰是蒋先生夫妇的第三个孩子,这对夫妇命运多舛,前两个孩子均因意外早夭。因此,当峰峰因“胆道蛔虫病”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时,他们无论如何无法承受第三次丧子之痛,来到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寻求亲体肝移植术的帮助。接待蒋先生一家的是一院普外科主任彭志海教授,在详细检查峰峰的病情后,普外科团队决定为这对父子施行亲体肝移植术。

  幼儿肝移植手术的复杂程度与难度都极高,这是由于小儿腹腔窄小,操作空间局促。血管、胆管等重要结构亦细小,解剖游离十分困难。而具体到峰峰而言,手术难度更是让所有人都捏一把汗——之前的肝内感染和胆道手术史导致其肝脏周围严重粘连,肝门部结构解剖极为困难;其肝动脉管径较普通幼儿偏细,而胆总管内更是含大量泥沙样胆泥,胆管清理、重建亦十分困难。

  8月29日,患儿被送入手术室,彭志海教授领衔的肝移植团队凭借肝胆胰外科和肝移植手术的丰富经验,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完成手术。患儿的生命得到了保障,不过,术后的肝功能检查却显示其肝酶及胆红素呈进行性增高,床边B超也显示其肝内胆管稍有扩张,肝脏血管血供良好。该院多学科联合团队的专家根据经验,考虑其为胆管吻合口狭窄。这是一种肝移植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为明确病因,需要对患儿行ERCP检查。

  ERCP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金标准,亦在成人的胆胰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不过,儿童消化道管壁较薄且管腔较小,本身操作难度就大于成人;加上专用于小儿的十二指肠镜在国内鲜有应用,成人十二指肠镜管径相对较粗(镜身直径11-12毫米),增加了操作难度,而患儿刚行肝移植术一周更是增加了操作风险。在消化内镜中心宛新建主任的带领及麻醉科的鼎力协助下,整个检查过程十分顺利,胆管造影后示胆管吻合口显著狭窄,肝内胆管显著扩张,明确病因后,又在吻合口处置入8.5Fr(9cm)塑料支架以解决梗阻问题,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据了解,目前国内能够开展小儿ERCP的医院为数不多。此例患者年纪小,仅三岁,且刚经历肝移植手术,及治疗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彰显了一院南部内镜中心团队的实力,同时也说明诊断性及治疗性ERCP在儿童患者身上同样安全,有效。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