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南院盆底重建微创手术成功率达98%
2014-10-08 浏览( 来源:党委宣传部 
 撰稿:张旦昕
 摄影:

  国庆前夕,年近70岁的刘女士在附属仁济医院南院接受了膀胱脱垂微创矫治术,终于如愿解除了困扰自己多年的“难言之隐”。据手术医师、南院盆底中心主任吕坚伟副教授介绍,该中心具有微创盆底重建手术的多种特色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近年来已完成1800余台尿失禁和盆底重建微创手术,成功率达到98%以上,其手术数量在国内名列前茅,临床研究及治疗水平处于上海市领先地位,

  3年前,刘女士曾患有子宫肌瘤和轻度脱垂,当时为了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在它院把整个子宫切除了,刘女士原以为这下没事了,可没想到3年后她发现阴道口又有东西凸出,而且越来越严重,并伴有排尿困难甚至尿失禁,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行走。“不是子宫已经切掉了吗?怎么还会有东西脱出来”?带着疑问,刘女士来到了仁济南院盆底中心就诊,中心主任吕坚伟博士经过仔细检查,确诊刘女士得了严重的“膀胱脱垂”症,并告诉她该疾病可通过微创盆底重建吊带术治疗。手术时,吕医师只通过几个微小的切口(1cm)即把脱垂的膀胱恢复原位并用吊带固定。该术式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高、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同时也是目前治疗中重度盆底脱垂的“金标准”手术。

  据了解,女性盆腔解剖分为前、中、后盆腔,膀胱、阴道前壁属于前盆腔范畴,膀胱脱垂是由于阴道粘膜下覆盖于膀胱壁的耻骨宫颈筋膜松弛,该筋膜与子宫距离较远,如果子宫切除术后没有同时进行阴道旁加强修补的话,术后极易导致膀胱的脱垂。有些膀胱脱垂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行走时会合并漏尿,有的膀胱脱垂患者会使尿道扭曲,以至排尿困难,患者必须用力屏或将膀胱回纳至阴道内才能让尿液通过,由此患者痛苦不堪。

  吕坚伟副教授指出,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中老年妇女日常生活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及生活质量。轻度膀胱脱垂较为常见,常常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和疼痛感,因此建议这类患者可接受盆底康复治疗,包括锻炼、改变饮食,盆底肌肉Kegel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以及电针灸等疗法。若膀胱脱垂出现严重症状,比如阴部反复出血、感染、排尿困难甚至尿失禁,则应接受手术治疗。

  附属仁济医院南院盆底中心由多名经验丰富的尿控盆底专家团队组成,是国内治疗盆底疾病方法最全面的单位之一。“中心”拥有多台生物反馈治疗仪、电刺激治疗仪、电针治疗仪、尿动力测试仪等先进诊疗设备及多种盆底康复治疗技术。中心主任吕坚伟副教授,多年从事女性尿失禁及盆底临床工作,在专业领域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3年,他分赴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开展女性盆底重建和整形的学术交流,仁济南院盆底中心所积累的经验以及高手术成功率赢得了国外同行的高度赞扬。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