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cf25080779.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cf25080763.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de65080724.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de65080743.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55f5080733.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f415080767.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0055080795.jpe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0055080775.jpe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cf25080779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cf25080763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de65080724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de65080743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55f5080733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f415080767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0055080795_s.jpe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11/x_0055080775_s.jpeg 1 2 3 4 5 6 7 8
2016-11-25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姜梦琦 余黛儿
 摄影:李卓津 陆嫣雯 秦欣然
 

  11月23日下午,医学院2016级新生导师聘任仪式暨医学院学业分享中心揭牌仪式在交大闵行校区文选医学楼417会议室举行。医学院副院长胡翊群、交大学指委副秘书长蒋立峰、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郭晓奎、医学院学指委副秘书长刘天法、瑞金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吴平、仁济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王晓燕、新华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陈志强、一院临床医学院教育处段茗玉,以及18位2016级新生导师、2016级新生代表及各带班辅导员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医学院学指委秘书长唐华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蒋立峰和刘天法为医学院学业分享中心揭牌。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业分享中心的建立体现了党政领导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蒋立峰在讲话中指出,学业分享中心应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由校级和院系合力建设,医学院开展的大医时间、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活动,秉承了“学在交大,行在交医”的理念,与学院培养卓越创新医学人才的发展目标相契合,受到同学们的广泛认可。对于学业分享中心的工作,他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新生导师的作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利用好“大医时间”这个平台,开拓学生的视角,坚定学生的从医理想;三、整合资源,营造向学氛围,建立校院联动的学业分享机制。

  随后,刘天法总结回顾了2013-2015学年度新生导师工作。通过前三年的探索,学院概括出新生导师的四大工作方向,即响应医学生角色转变和实际需求,践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强医学新生教育与后期教育的有机衔接,实现辅导员和新生导师的双师联动。他表示学院希望通过聘请新生导师,更好地向同学们传授为人、为学、为医之道,而通过对2013-2015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新生导师工作、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早期临床接触三项工作为同学们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规划提供了极大帮助,学生对新生导师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因此,他希望今后的新生导师活动首先要响应学生需求、适当调整形式,如减少讲座的比例、增加导师与同学见面的频率,其次要继续深化开展班级文化建设项目活动,注重资料的累积和收集,为后期进一步优化提供支撑;与此同时,要加强三方网络互动,以公众号为平台扩大新生导师活动的影响力,使更多同学从中受益。

  唐华随后介绍了2016年担任新生导师的18位老师,胡翊群向2016级新生导师颁发聘书。仁济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王晓燕作为院系代表发言,提出除了开展普通的参观活动外,可以利用临床医学院的优势,安排同学们在学术论坛和专业会议中担任志愿者工作,借此使同学们了解医学新进展新动向,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对医学的兴趣。瑞金临床医学院潘睿俊医生代表新生导师发言,他回顾了自己2013年第一次担任新生导师的经历,提出新生导师可以通过个人经历的分享拉近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成为亦师亦友的引导者,给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同学们一种被关心着的感觉,并表态一定会用心工作,助力学生成长,助力医学发展。2016级口腔八年制郭毅波代表新生发言,他说亲朋好友对当前的医疗环境深感担忧,自己也对医生的工作缺乏了解,是医生这个职业带来的满足感和对未来发展的期盼,让他克服阻力选择了医学专业。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学长学姐交流会等为他了解未来的职业提供了很大帮助,他期待着新生导师能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引领同学们走入医学大门,成为理论与实践并进、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胡翊群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党政领导对各位新生导师表示了感谢,并对新生导师工作提出了三点具体的工作建议:一是导向引领,传道解惑;二是在当前恶性伤医事件频发的背景下,要传播正能量,与时俱进;三是搭建稳固的平台、塑造凝练的成果。对于刚刚揭牌成立的学业分享中心,他也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要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二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敬畏心,特别是要将敬畏生命放在第一位;三要学会感恩,他引用了王振义院士所说的“病人是我们医生最好的老师”,强调了学会感恩的重要性,并希望同学们也要对辛勤付出的老师们、在成长路上给予我们鼓励和帮助的家庭和社会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会议结束后,新生导师前往东上院教学楼与所带班级学生见面交流,同学们积极提出了自己职业、学习和生活中困惑,各位新生导师也走进同学中间了解大家对活动的想法,交流活动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结束。

  学在交大,行在交医。相信新生导师工作和学业分享中心可以丰富同学们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丰饶大一学生的学医信念,丰满医学院新生展翅高飞的羽翼。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