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和2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级预防医学专业的52名本科生,在公共卫生学院社区健康与行为医学系主任张智若和教师李斯斯的带领下,分别前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市疾控中心”)闵行新址与上海市卫生健康技术评价中心(原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以下简称“市评价中心”),进行了两次《公共卫生导论》的现场学习活动。
《公共卫生导论》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第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旨在加强学生对公共卫生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通过理论课与见习课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及公共卫生各学科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为学生打开一扇公共卫生的大门。
在市疾控中心,业务管理处刘方珉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市疾控中心的发展历程、体系架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人才储备战略、科研进展、服务管理模式、业务平台扩展,以及上海市区疾控首轮标准化建设的进展情况。综合保障处陈炯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市疾控中心新址建设项目的整体流程。他从新址建筑概况、未来发展空间、项目建设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使同学们对疾控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合作交流处处长袁东以车祸预防为案例,为同学们深入讲解了疾病三级预防的相关知识,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通过亲身体验,同学们对疾控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实地学习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



在市卫生健康技术评价中心,人事部负责人蒋收获为同学们介绍了卫生监督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医疗秩序、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使同学们对卫生监督工作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为他们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放射卫生专家陈飚围绕核辐射这一放射卫生主题展开讲解,详细阐述了核辐射的来源、分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强调,随着我国核能事业的蓬勃发展,核能的安全利用要求日益提高,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公共卫生工作者,肩负着保障公众免受核辐射危害的重任。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核辐射防护知识,掌握相关技能,积极参与核能安全监管和应急响应工作,为我国核能安全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守护公众健康。

本次系列实地学习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对公共卫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同学们对预防医学专业的热情和兴趣,同时,学院进一步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共卫生导论》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授课形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构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素质,并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规划专业学习与技能锻炼,早日成为公共卫生事业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