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何悦主任医师喜获“曙光奖”
2014-10-08 浏览( 来源:第九人民医院 
 撰稿:徐英
 摄影:舒伟伦

  2014年9月25日,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年会上,附属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何悦主任医师喜获第二届“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医学奖”——“曙光奖”。这是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界的崇高奖项,也是继2012年张志愿教授当选“杰出贡献奖”后,附属九院又一位获此殊荣的口腔颌面外科人。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医学奖”是邱蔚六院士与其妻王晓仪于2011年出资100万元设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管理的奖项。2012年评选表彰了第一届,共设“华佗奖”、“杰出贡献奖”和“曙光奖”三个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奖项各评一名。“华佗奖”相当于终身成就奖,奖励在研究或应用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资深专家;“杰出贡献奖”奖励在前沿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并产生一定社会效益的领军人物;“曙光奖”奖励年龄45周岁以下,在医学基础或临床转化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杰出青年专家。

  颁奖当天,何悦正应邀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第12届欧洲颅颌面外科会议上作大会报告。他以“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为题,向国外同行展示附属九院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领域中的领先实力,这是近年来修复重建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90分钟的报告非常成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

  喜获“曙光奖”前不久,在2014年8月22-25日西安召开的第11届亚洲口腔颌面外科会议上,何悦教授还成功当选为新一届亚洲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的执委,成为第一位在亚洲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中当选执委的来自中国的学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何悦而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成绩是幸运的,但这并不是自己可以稍事休憩的借口和理由。

  “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何悦自成为医生那一天起,就是这么要求自己并向着追求的更高目标努力奋斗着的。他曾先后赴美国波士顿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香港大学、美国芝加哥-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协会及德国歌德大学等进行交流与学习。

  幸运只会眷顾努力奋斗着的人们。翻开何悦的获奖记录:2004年“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二等奖得主、2007年度上海市科委“启明星”、2010年度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 2011年度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及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二等奖得主、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晨星计划A类、2014年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医学奖励基金“曙光奖”得主......大大小小的奖项满满有30多个。1973年出生的何悦,早已经是博士生导师、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主任医师。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从医近20年,何悦致力于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研究以及应用组织工程和干细胞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部疾病。作为第一负责人,何悦完成、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上海市教委和科委,上海市人才发展资助等课题共10余项。参与了包括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18项。近年来在国内外杂志期刊上发表论文及论著104篇,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文章75篇,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SCI全文收录30篇,参编著作9册。其研究项目“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口腔颌面部骨组织的研究和应用”获200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近年来,何悦还在国内外首次应用直线加速器放疗建立了山羊放射性颌骨坏死动物模型,有利于对此病进行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水平的病因学研究,并应用数字减影技术下的干细胞治疗进行了动物实验。此项目获得2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启明星、1项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资助、1项上海市人才发展资助。

  何悦还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技术结合游离皮瓣修复颌骨缺损,应用计算机模拟分析手段和新型手术方法(如折叠腓骨),进一步完善高难度颌骨缺损患者修复的外形和功能。

  “创新挑战,坚定执着”

  如果说第一次为一名尿毒症老年患者实施右舌鳞状细胞癌手术是一次创新与挑战,那么当这名患者数年后再次罹患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二度为其手术,内心又该是怎样一种坚定与执着。

  2011年12月,这名老年男性患者慕名转来九院找到何悦,经查确诊为右舌鳞状细胞癌I-II级,伴有20多年糖尿病史,长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尿毒症5年,每周三次血液透析治疗,高血压无规律性治疗,并有中耳癌颞骨部分切除手术放疗史。抵不过患者及家属无比的信任与渴求,何悦决定挑战自我,为其行“右舌恶性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右肩胛舌骨上颈淋巴结清扫术”。未曾料想,2014年7月,这名患者左上腭粘膜突发大面积糜烂,进展迅速,局部活检提示鳞状细胞癌,CT提示肿瘤破坏腭骨及上颌窦底。患者及家属再次找到何悦,恳求实施手术。问题是,这样的病例国内报道并不多见,再次手术,风险极大。患者很有可能会死于手术台上或者术后出血、水电酸紊乱、感染及心血管等并发症。

  医者仁心,上善若水。在与麻醉科、ICU、肾内科、心内科等科室会诊制定详细手术、治疗方案后,何悦及其团队集多科之力,又一次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左上颌骨次全切除术”。

  “能百能千,不厌不倦。”

  “成功,是内心的造就。”何悦不仅拥有俊朗帅气的外表,更有着坚定从容的内心。他明白事业的成功,不只是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他积极参与国内和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学会工作,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学术秘书,亚洲口腔颌面外科协会执委。成功组织举办过2009年5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第19届国际口腔颌面外科会议和2014年在中国西安召开的第11届亚洲口腔颌面外科会议。何悦也因在协会管理工作中的踏实认真作风获得了“2006年度中华口腔医学会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同时,他还学术兼职有包括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Fellow in Active,国际口腔癌协会fellow,国际颅颌面外科协会委员,中国再植和再造学组委员,《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邀审稿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上海口腔医学会口外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委员等。

  用何悦的话说:成绩归于过去,未来更需努力。医学之路没有尽头,为曾经许下的医者誓言,愿化茧成蝶一路追求……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