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中心推出抑郁症治疗新技术
2011-01-05 浏览( 来源:精神卫生中心 
 撰稿:万虹
 摄影:

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治疗抑郁症,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自2006年应用该项新技术以来,已经成功治疗了447例患者,有效率达78%。这一新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为精神科临床医师医治抑郁症提供了一个全新选择。

据主持此项工作的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脑电影像眼动研究室主任王继军介绍,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忧郁心境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具体心理症状包括悲伤、开心不起来、兴趣缺乏和无价值感。此外还有更多的躯体症状:诸如易疲劳、头痛、没有食欲、睡眠障碍和性欲低下等。在早期,不少患者还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如腹泻、便秘、胸闷、心慌、烦躁和睡眠困难等。

据悉,抑郁症相当常见,患病率高达5%~10%,但它也是一个可以治愈的疾病。目前,常用方法有心理治疗、改良电抽搐和药物治疗。其中改良电抽搐只适用于症状非常严重的患者,不适合早期患者,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心理治疗方法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但它是以建立特殊的医患关系为前提,因此起效较慢。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对抗抑郁药治疗缺乏理想的疗效反应,临床资料表明,20%-30%没有疗效、50%缺乏良好疗效。另外,药物疗法的不良反应也相当普遍,其中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以高达30%。

王继军指出,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左侧额叶皮质功能低下或者右侧额叶皮质功能异常兴奋有关,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大脑皮层刺激技术,通过电磁转换的物理现象将干预电流直接导入颅内,可以直接刺激患者的前额叶皮质,达到治疗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该方法具有无创和快速起效等特征。治疗非常方便,门诊即可实施,患者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治疗4周到6周为一标准疗程。效果明显,1周内可以起效。其副反应明显小于药物治疗,患者不会出现恶心或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此外,该方法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抗抑郁药并用,由此增强或者加快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而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者,它更是为他们带来了一个恢复健康的新希望。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