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制科研训练课程总结交流会召开
2010-12-31 浏览( 来源:教务处 
 撰稿:应急黄豪萍
 摄影:

  科研训练课程是为加强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切实提高八年制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而开设。教务处在基础医学院实施“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基础科研训练课程”方案的基础上,协同各临床医学院深入讨论,征求意见,2010年将此课程拓展至瑞金、仁济、新华和九院临床医学院,将学生分成29组,进入附属医院条件成熟的重点实验室,采取导师制的方式进行实验室轮转,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
  2010年12月30日上午,教务处组织召开了2010年度八年制科研训练课程总结交流会。会议由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陆斌杰主持。 基础医学院、瑞金、仁济、新华和九院临床医学院承担科研训练课程的部分指导教师、相关负责领导及2006级八年制全体学生出席了会议。会议首先分享了侯媌媌(指导老师:倪培华)和何劲(指导老师:易静)两位学生代表四周科研训练的收获感悟,他们就各自所在实验组的实验基本技能操作、参与的小讲课、学术研讨会、文献研读、综述撰写等环节做了精彩的汇报。随后,由学生反馈评价较高的课程指导教师代表李宁丽老师和糜军老师做交流发言,两位老师结合自己两年的带教经历分别就本课程的意义、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及对学生的希望进行了交流。两位老师认为在八年制中开设科研训练课程,体现学校在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型医生上确实做了很多改革和努力,他们希望并愿意未来更好的支持医学院的教学改革项目,达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教务处处长张艳萍发言。她首先对参与八年制教学的各位老师的热情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从与学生间的座谈交流发现,八年制学生有着很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科研能力提升的渴望,有很多优势,也存在诸如畏惧困难的现象。而科研训练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一个月的科研训练课程虽然很短暂,但希望学生能够与科研训练导师保持长久的交流和联系,延续养成的科研思维的习惯,并能够将科研训练课程中的收获应用于未来的临床学习和工作中,争取将来成长为优秀的学术型医生。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