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新华医院开展新型中耳植入技术
2010-12-23 浏览( 来源:新华医院 
 撰稿:应急万虹
 摄影:

今年5月,深受听力障碍之苦的张女士在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了一种叫做“振动声桥”的新型中耳植入设备。7个月来,她对这种新的助听设备使用效果表示满意,“以前,助听器给我带来声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燥音,有时候孩子一大声说话,我的头就嗡嗡地响,现在不仅能每日正常聆听交流,而且声音信号清晰、音质自然良好。

张女士的苦恼正是很多佩戴助听器的听障人士常常会碰到的尴尬,在噪音比较大的环境里,助听器在放大声音的过程中,也放大了噪音,使得助听效果大打折扣。据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吴皓介绍,与传统助听器只是简单地放大声音不同,“振动声桥”是把声音转化为人耳内的机械振动,并传送到中耳结构(如听骨链)或直接传送到内耳,它更符合人体听觉生理过程。相对于其他助听设备,振动声桥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合轻度到重度的感音神经性、传导性和混合性聋的成人和儿童,而且尤其对聆听效果要求较高或因为某些原因不能佩戴助听器的人士给出了更好的选择。

“自然”一词是振动声桥植入者描述所听到的声音近乎一致的评价,他们更自然舒适地听见更轻微更高频率的声音,如儿童的说话声,小提琴的演奏声、清脆的鸟鸣声等。此外,振动声桥植入后,患者外耳道完全开放,消除了由耳道封闭带来的阻塞感和其他不适感;佩戴时,听觉处理器借助磁力吸附固定在耳后的头发下,非常隐蔽。

据悉,振动声桥在欧美市场应用已经超过12年,被认为是目前最成功的中耳植入设备。今年5月,附属新华医院与北京同仁医院和解放军301医院在国内同时开展了这项国际先进的中耳植入手术,均取得满意的效果。专家指出,随着该植入技术在国内广泛开展,会让听障人士享受更为“动听”的世界。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