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联合麻醉科为一例罕见的胰管结石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成功实施了急诊全胰腺切除手术,手术由普外科王坚教授主刀,术中由于患者胰管内大出血,生命垂危一度使手术几乎无法进行,但王坚教授带领的医疗小组没有轻易放弃,凭借高超的医疗技术与过硬的心理素质,在麻醉科医生的配合下,最终攻克难关取得了手术的成功,术后诸多科室通力合作,使病人克服了术后感染、内、外分泌功能紊乱、营养状况不良等并发症,终于在昨天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尹某50岁,自2007年反复出现血便,从2009年上半年起,每次解血便的量最多可达1000-2000毫升,曾行胃镜、胶囊内镜、小肠镜、结肠镜等多种检查,均未能发现出血病灶。近两月来,频繁出现血便,每次量约1500毫升。患者曾就诊于国内多家著名大医院,均无法确诊病因。不久前慕名患者来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就诊。
入院时患者严重贫血,严重低蛋白血症,血色素仅有27g/L,,白蛋白仅16g/L。经ERCP与CT检查,最后确诊为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引起胰管内出血。病因找到了,但治疗却十分困难,手术行全胰腺切除是唯一的选择,但因为患者长期慢性出血,造成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全身营养状况极差,体重仅60斤,加上患者曾有因扁桃体癌进行放疗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小肠梗阻的手术病史,给治疗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因素。在不做改善全身情况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马上手术风险极大,即便手术成功,术后也面临吻合口瘘、腹腔感染、高血糖等严重并发症。但若不马上手术,因入院后一切药物止血,动脉栓塞等非手术治疗都不能控制出血,时间就是生命,等待意味死亡。正当两难之际,患者又接连出血,每天2000ml,血压70/50mmHg,心率150次,血色素持续下降,患者绝望了,家属无措了,面对病人及其家属企盼的眼神,王坚教授感到了做名外科医生的责任,他决定尽量为患者争取一次生的机会。
手术中,医生打开腹腔,首先面对的是汹涌而出的胰管内出血,数秒内整个胃腔如气球般急剧扩张,止不住的出血、持续下降的血压让王坚教授瞬间感到了巨大的压力。长期的慢性炎症加上之前的反复动脉栓塞治疗致使胰腺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尤其与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和脾静脉的致密粘连使得手术寸步难行,而不在这一堆致密粘连中游离出脾动脉和脾静脉就无法彻底止血,不分离出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就无法行全胰腺切除,但这样的分离必须同时面对患者持续不断的出血,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必须精细完成不能损伤这其中的任何一根血管,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使手术失败,这是对医生技术和心理的巨大考验,也是对医生勇气和决心的巨大考验,整个手术室的空气凝固了,此时王教授可以选择放弃手术,因为这样的手术医生要面对病人死在手术台上的巨大心理压力和风险,然而没有什么比患者年轻的生命更有价值,比患者完整的家庭更有价值,他决定把巨大的风险和压力留给自己,向绝境挑战,把生机留给病人。在麻醉科何振洲、潘志英二位医生的通力合作下,快速给予病人输入液体和血液,维持酸碱平衡,控制血压,保持循环的稳定,有了麻醉科的坚强后盾,王坚教授快速而仔细分离致密粘连,在几乎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硬是闯出一条手术径路,慢慢地,粘连松解了,脾脏游离了、脾动脉和脾静脉解剖出来了、胰腺与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分开了,整个胰腺切除了,出血控制了,鼓起的胃也缩小了。整个手术过程中,王坚教授始终坚持着“精准精细”的手术理念,历时8个小时,在不增加无谓出血的情况下,完成了本次高难度的手术,挽救了濒临死亡的病人。
胰管结石合并胰管内大出血实属罕见,处理相当困难。全胰切除术本身是一种高风险高难度的手术,即使在患者全身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也会面临手术失败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等情况。在患者全身情况如此差的情况下,急诊能顺利完成此手术,并且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地顺利康复,这是多科合作的诊疗模式的成功典范,也是仁济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为今后救治疑难危重患者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