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医学院护理创新作品竞赛获奖结果揭晓
2019-01-26 浏览( 来源:团委 
 撰稿:梁超、许克
 摄影:张卢




2019年1月17日,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创新作品竞赛终评会于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一号楼八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市卫健委医政处处长吴宏,上海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徐筱萍、名誉理事长翁素贞,团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章璐,医学院医管处处长邵新华、护理学院院长章雅青、团委书记游佳琳,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侯黎莉,以及《解放日报》、《青年报》、《康复》杂志社等媒体记者出席此次终评会。18项入围作品的后援团及相关社区街道代表担任大众评审。

侯黎莉代表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致辞。她感谢交大医学院团委给予九院承办此次护理创新作品竞赛的机会,并表示此次比赛以护理创新为主题,激发青年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鼓励护理创新和品质提升,为广大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对青年护理人员意义重大。医学的发展离不开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护理创新水平的提升无疑对护理事业进步产生重要作用,希望护理青年积极展现,投身创新,主动作为,为护理创新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评审会上,参赛作品根据抽签序号,采用8分钟情景剧展示方式进行角逐。18个参赛队伍带来18个不同的创新课题,展现了青年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思维,每一个队伍的展示都各有亮点、各具特色。在情景剧展示过程中,参赛队伍将创意背景、创意形成、发明原理和功能、发明过程和价值、推广效果及前景等方面融入表演,对各自的创新作品进行了全方位展示,体现出临床护理工作者以病人为服务中心,以创新提高护理质量的优秀品质,也为广大观众展现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学习工作状态,促进护理人员与社会大众之间的沟通。各参赛队伍的创新成果得到了评审团的充分肯定。评审会现场氛围活跃,精彩纷呈,掌声不绝。

章雅青代表评审团对此次比赛进行点评。她高度肯定了每个项目的临床实用性、推广可行性及护理人员创新的热情。同时指出,此次比赛形式新颖活泼、生动形象,很好地将作品实际应用与作品介绍相结合,为传统的答辩介绍引入新形式、新体验,为青年护理人员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促进了各参赛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以情景剧方式更好为临床护理人员与社会大众的沟通搭建桥梁,希望在精细服务时代,要围绕精准护理,努力创新,积极改进,勇于探索未知,不断促进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根据评审结果,本次比赛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胜奖9名,附属瑞金医院等3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名单附后),现场对获奖作品和单位进行了表彰颁奖。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创新作品竞赛由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主办、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承办,于2018年9月启动,旨在不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激发青年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鼓励临床护理人员以创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经前期申报,共收到60余项作品。初评采用材料盲评形式,将60项作品分组进行评审,产生16项作品入围终评。为增强比赛的公平公正性,扩大比赛的宣传面和影响力,为选手提供更多参与机会,举办了“六进二”复活赛,六项作品通过网络投票等形式进行角逐,组委会综合考虑投票结果等因素,确定最后入围的2项作品。最终确定18项作品入围终评答辩。此次护理创新作品竞赛的成功举办,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年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青年护理人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青年护理人员整体素养的提升。

附获奖名单(按单位排序):

一等奖

《导管脱落预警系统》(陈懿,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泌尿外科)

《婴幼儿手部术后防护具》(杨佳菲,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一种多功能氧气表头》(冯升,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医院PICU)

二等奖

《一种自动西药碾磨机》(梁晓虹,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

《一种眼药水的辅助滴眼装置》(万慧敏,附属仁济医院眼科)

《新型可调式头颈部制动固定装置》(朱伟莉,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鼻胃管固定装置》(顾晓英,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国际医疗保健中心)

《一种外固定支架术后功能锻炼辅助器》(何丹,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输液保护夹》(张平,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三等奖

《气管切开患者人体位置固定器》(孙瑛,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

《陪护感应装置手环》(朱卉,附属瑞金医院特需病房)

《新型可调式布朗氏架的研发与应用》(张妹妹,附属仁济医院骨科)

《24小时眼压电子描记图的应用价值探讨》(曾长娟,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手指康复操及手臂托架对TRI患者术侧并发症的临床应用》(吴奕帆,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低温可调式颈内静脉置管固定装置》(徐邱婷,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

《骨牵引护理新技术》(岳慧玲,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精神科风险识别卡的设计与应用》(祁雯雯,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

《标准化助产路径促进舒适分娩》(汪洋,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房)

优胜奖

《安全运转工具防护罩》(周沁,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特需病房)

《移动护理技术平台下的新形式多元化围术期宣教流程优化》(蔡聪聪,附属新华医院外科楼手术室)

《自制皮瓣颜色比色卡在临床中的应用》(陈嘉,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一种换药器械自动领取归还一体化装置》(薛莹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家庭参与方式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韩瑛婷,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产房)

《四步法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造口护理中的应用》(王璇,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改良病裤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孙林芳,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

《Flash动画在幼龄儿童检查宣教中的作用》(方丽,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儿科门诊)

《妇检床标本放置架》(陆贞妮,附属同仁医院妇产科门诊)

优秀组织奖

附属瑞金医院

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