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医学院研究生“医路研途”系列活动之《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在懿德楼三楼大礼堂顺利举行。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闵建颖为同学们生动地讲述了医学院办学百余年来的历史脉络和人文精神。 讲座伊始,闵老师清晰地梳理了医学院的发展历程:自1952年三所外文医学高校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到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再到2005年与上海交通大学强强联合,在这个过程中医学院在人类健康史上创造了多个里程碑。2003年医学院在全校师生中征集学校精神的表达,最终聚焦为“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并凝练出“海乃百川、博采众长的包容胸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意识;注重实践、求真进取的务实作风;追求卓越、敢为最先的创新精神”的四大文化品格。 闵老师还向同学们推荐了医源文化系列书——《医源传奇》与《医源大家》,用详实的数据和鲜活的故事,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胡文耀、余㵑、傅培彬、兰锡纯、高镜朗、王振义、邱蔚六等卓越医学大师的大家风范,和以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为代表的新时代医学领军人物的医者风采。从前辈们的身上,同学们清楚地感受到了医学院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烙印,真切地体会了赤心报国、坚韧不拔、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大医精诚的高尚品质。 随后,闵老师着重指出,医学的精髓与学院的文脉需要医学生继续传承与弘扬发展。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人文科学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先进的医疗技术,还要将人文素养与科技知识有机地融合,更要在意识、思维与实践三个方面不断创新。最后,她对同学们提出希冀,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要重点培育自己的责任心与人文素养,将医生技能与人文智慧充分挖掘,成为一名有温度、有内涵的医学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