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医疗联合团队”(以下简称“团队”)首个综合性医院“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在嘉定南翔医院建成启用。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王磐石巡视员、嘉定区王浩副区长等领导出席仪式。
从神秘的拱门进入嘉定南翔医院儿科门诊,就像进入童话中的城堡,这里有美丽的白雪公主,有善良的小红帽,还有可爱的各种小动物,浅蓝色的诊室明亮温馨,优美童趣的环境让人倍感亲切,门口的滑梯和涂鸦墙让患儿忘记了病痛。大门口广阔的背景墙和预检台后的“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科医联体”和“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提示着人们,这里是与上海市儿童医院一样为患儿提供同质化医疗服务的南翔医院儿科,处处让人感受到“标准化”、“同质化”的特点。
南翔医院与儿童医院共建的首个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硬件设施、就诊流程等都按照儿童医院(三级医院)标准打造,同时儿童医院部分专家门诊号源将向南翔医院开放,并逐步开通视频门诊功能,针对疑难杂症由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
“就像来到了儿童医院一样,连标识、装饰都很像。通过远程视频还能看到儿童医院的专家,那不是跟去市区一个样啦。”现场的患儿家长告诉记者。
嘉定区南翔医院年儿科门诊量约12万人次,是嘉定区重点学科。2014年6月,嘉定卫计委与上海市儿童医院签约成立“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科联合团队”,南翔医院成为首批合作成员单位。2016年南翔医院融入上海儿童医院儿科医联体。截至目前,通过儿联体共接诊近1000名患者,并成功救治重症肺炎合并心衰、重症哮喘疑难杂症患者。患儿小六六患有哮喘,以前咳嗽需要治疗、做雾化时,家长都要驱车十几公里去上海市儿童医院。自从2016年上海市儿童医院小儿呼吸科主任医师陆敏来南翔医院坐诊后,小六六和妈妈步行就能到医院看到儿童医院的专家。这次标准化示范门诊建成后,患儿将得到与市儿童医院同质的医疗服务。
不仅如此,儿童医院和南翔医院还尝试接通了pad远程查房。今天在南翔医院住院部8楼的儿科病房里正在进行一次远程视频查房:儿童医院的张婷主任医师与病房医生通过远程视频为一位发热待查入院患儿进行查房。儿童医院专家镇定的声音和坚定的眼神让家长“心定了”,南翔医院的医生也在与专家的交流中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治疗方案、理顺了诊疗思路。
根据《上海市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专项规划(2016-2020年)》和市卫计委的工作部署,参照《上海市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上海市儿童医院与各区试点医院(嘉定南翔、普陀利群、静安闸中心等)积极谋划,探索推进其儿科标识、着装、就诊流程、诊疗规范、儿科用药等同质化工作,增强区内居民对儿联体挂牌医院儿科的知晓度和认同感。
截至目前,儿童医院5名正高职称儿科医生分别担任嘉定区中医医院、南翔医院、安亭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儿科主任,并进行儿科业务查房,开展科研、技术协作、绿色转诊等项目。2016年5月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科联合体成立至今,已完成“儿联体”内1300余例患儿查房,开展疑难病例会诊176例次。培养优秀儿科医师来院进修学习9人次。“儿联体”内危重新生儿转运1732例,儿保转诊患者1000余例次。此外,还大力推进区域内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包括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新生儿先心筛查项目、创伤骨折绿色通道等。
儿童医院于广军院长谈到,儿科示范化门诊项目本身既是儿科联合团队的核心工作之一,又是实现远程业务协作、儿科适宜技术推广、高危儿管理等其他重点项目的载体,为市级优质儿科资源下沉提供平台,也为基层儿科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抓手,实现基层从“输血”到“造血”的儿童健康服务能力的系统提升,增强区域内广大儿童、基层儿科医务人员和市级对口专家的获得感和体验感,推进儿科医疗分级诊疗的逐步实现。
王磐石巡视员在讲话中谈道,上海市卫计委计划将在本年度启动20个综合医院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项目的建设,为区域内群众提供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同质化服务。有计划、有标准、有规模地开展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儿科医疗联合团队“优质儿科资源下沉、基层儿科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嘉定区南翔医院在嘉定区卫计委的大力支持下,与市儿童医院共同积极推进、探索在综合医院建立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为全市推进这项工作提供了实例基础,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