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db35080791.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db35080785.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db35080723.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db35080782.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3655080732.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3655080733.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3655080755.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3655080763.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3655080784.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db35080791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db35080785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db35080723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db35080782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3655080732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3655080733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3655080755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3655080763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3655080784_s.JPG 1 2 3 4 5 6 7 8 9
2017-05-11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谭珊 袁蕙芸
 摄影:徐波
 

  2017年护士节即将来临之际,附属仁济医院医生张琪赋诗一首,致并肩作战的心内科导管室护士们:木兰著重甲,昼夜平心病;玫瑰非铿锵,自有仁济心。“铅衣玫瑰”是专指医院中那群身披铅衣、与医生并肩作战的护理姐妹与兄弟们,他们每天身着15-20多斤不等重的防辐射铅衣,默默奉献在医院不同岗位上救治病患。

  心内科导管室谢文毅就是这样一位“铅衣玫瑰们”的负责人,她在导管室一做就是20多年。导管室只有6名护士,配合医生团队完成全年8000例的导管介入的工作量,除完成医院常规的介入手术外,她们还承担着日间手术和急诊介入手术的工作。有3名护士要实施轮流值班的24小时oncall制度, 她自己也在其中。这两年让她非常高兴的是,在护理部的支持下终于有两名男护士加入了她们的团队。着实,穿着20斤左右的铅衣,连续6个多小时守在手术台旁,对纤弱女子而言不是件轻松的事。

  尤其是心脏导管室的护士,因为要配合医生对急性心梗病人进行介入手术,随时观察病人的心率,配合医生给患者给药,一旦术中患者出现室颤的信号,她们要立即冲进手术室为患者除颤,慢一步对病人而言都是性命攸关。尽管几十斤的铅衣让人抬胳膊抬腿都困难,可是病人出现危急时刻,身上载着再重的负荷,她们也得努力跑起来!

  5月8日的晚上,夜里12点接到一个急性心梗的病人,需要做急诊介入手术。导管室值班护士接到通知便从家中紧急赶到医院导管室配合医生进行介入手术,手术持续到凌晨3点才结束。谢文毅说,穿着铅衣的介入护士守在医生旁配合介入治疗,最长有5-6个小时。一场手术下来,身上全都汗湿了,胳膊也抬不起来,这些虽然只是小事,但是长久下来,穿铅衣的姐妹们或多或少地都烙下了腰椎劳损、肩椎劳损或颈椎劳损的职业病。

  放射科护理负责人吴瑛说,作为一个公共平台科室,放射科的护士要协助血管外科、心血管外科、肿瘤介入科、神经外科等诸多科室的导管介入手术,帮助拆器械、递导丝,不但要动作快,更要准确无误,尤其有时全程配合血管外科手术会长达8个小时!

  肿瘤介入科的护士陈佳莹常年值守在介入手术室的护士。说起穿铅衣的感觉,她说,原来老款的铅衣,要将近40斤重,如今改良后的铅衣轻了许多,但也要有一、二十斤重。穿着铅衣工作时,因为精力都集中在手术操作上,所以好像还不觉得重,可是当活干完了,脱掉防辐射铅衣后,感觉整个身体就像是游泳以后人从水里出来,拖着沉重的四肢,感觉特别特别累!

  神经外科脑血管介入护士姚菁也是一位“铅衣玫瑰”,谈起自己穿铅衣工作的感受,她娓娓道来,“我们每天穿着20多斤的铅衣防护服,承受着射线的辐射,奋战在介入手术室里,皮肤变老了、两手变粗了、腰肌劳损了、双腿站肿了,但是看着病人一个个康复出院,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核医学科的护士邱菊说,每天我们都要穿着铅衣透过防辐射玻璃墙为患者注射核元素药物,厚重的铅衣会压得人肩膀也抬不起来,后背一身湿透。注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检查中影像的质量,我们不但要在注射中加倍谨慎,还需要耐心地跟病人做好防辐射的解释工作。看到病人满意的笑脸,听到他们说一句谢谢时,心里也会欣慰,感觉一切辛苦那都不是事儿!

  据仁济医院防保科阮奕介绍:仁济拥有这样默默无闻的铅衣护士近百名,医院每两年会为放射人员进行专门的健康体检和职业防护培训,特殊岗位的每个人都建立了放射健康档案,每天对每个人的各种射线受照剂量进行监测,每年会为放射工作人员提供专门的疗休养制度。但是为了防护放射辐射,长时间穿铅衣负重工作可能会导致腰肌劳损和腰椎疾病等。

  这群在特殊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护士们,也许就像谢文毅形容得那样:“风雨彩虹,铅衣玫瑰,因汗水浇灌而绽放地更加美丽。”让我们在512护士节来临之际,向这群铅衣玫瑰以及所有和她们一样敬业奉献的白衣战士们致以最衷心的赞美和祝福!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