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故事】李锦阳:携笔从戎,卸甲笃学,我的青春一直在线
2018-06-20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
 摄影:

  【编者语】凤凰花开,离歌响起,初夏校园里那些穿着学位服合影的人是一道不容忽视的风景线。照相机定格毕业生对母校的种种记忆,而母校想留住更多毕业生的温暖故事。又到毕业季,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共同策划推出毕业故事栏目,你来说那些时光,我们静静聆听…… 

  

  

  本期人物:李锦阳  2013级预防医学

  我来自重庆西南一个人均年收入不到千元的贫困村。穷困的生活本会一成不变下去,幸运的是我们的小山村没有被外界遗忘,有一天,邵逸夫先生给村里小学捐了一笔钱,从此我就读的村小就变成了合靖逸夫小学。这一变化改变的不仅是宽敞明亮的教室,我还第一次看到了老师用投影仪给我们展现的外面世界,都市里高耸的楼宇和美丽的布达拉宫……老师告诉我们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可以让我们走到外面的世界去,从那时起一颗与命运抗争的种子就播撒在了我心中。

  2011年夏天,我拿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怀揣着忐忑,我来到上海,担心着这会给父母一副沉重的经济枷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入学,辅导员就联系我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和唯爱天使奖助学金,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关爱让我的学费和一部分生活费有了着落。

  大学里琳琅满目的社团里,我选择了山山圆梦义工社。2012年暑假,前往湘西支教时我主动担起了支教队长的职务。支教结束后,我成了社团负责人,带领社团经过一年的努力筹建了六支支教队并且拿到三家公益机构共计8万余元的资金资助。2013年暑假,我再次主动带队,前往条件最为艰苦的黔东南黎平县支教。后来我才知道,这两次暑假是医学生在大学里仅有的两次暑假,而我将两次暑假都献给了支教这份小小的公益事业。最令人开心的莫过于社团的支教项目得到了学校的认可——2013年暑期公益项目获评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2015年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征兵宣传视频,一腔热血立马就被点燃了,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2015年秋,我穿上了崭新的军装,踏上了军旅征途。野战部队的训练十分严苛,当兵这两年,无数次的武装越野,数不清的披星戴月,我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好山河;当兵这两年,晴时一身汗、雨时一身泥,我用青春书写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2017年9月,我从部队退伍回到学校,在公共卫生学院重拾起最后一年学业。那段时间,我在继续深造和工作的十字路口徘徊,父母想我完成本科学业之后就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改善家庭贫苦的境遇。一边是家庭的责任,一边是个人的理想,最后我选择了后者。这个决定源于开学典礼上校长的那句“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的教诲,在我心里,这个责任不只是对小家的责任,而应该是勇敢地担当起对这个国家的那一份责任与坚守。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以毕生努力孜求医学之革新才是践行责任的不二之选。

  尽管学业上有所生疏,但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重温专业知识,凭借军营培养起来的自律和执行力,我克服了返校后的所有困难。后来我通过了保研面试,拿到了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教授的直博生录取名额。经过在实验室六个多月夜以继日的钻研,我的本科毕业论文获评校优秀毕业论文;在医学院学指委组织的第一届2018届毕业生“榜样的力量”评选活动中,我还获评为5位典型人物之一。

  交医七载,我收获了充实的记忆,面对未来,我选择在交医继续前行。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