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人话四十年】耿红全:事不避难 勇于担当
2018-06-01 浏览( 来源:新华医院 
 撰稿:施敏
 摄影:戴荣

  【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多个前所未有的奇迹。为全面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交大医学院走过的发展历程,围绕党的十九大和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题主线和奋斗目标,在医学院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围绕医学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促进“双一流”建设等重点工作,更好地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医学院党委宣传部现推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栏目“四十人话四十年”。

  本期访谈人物: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泌尿外科主任耿红全

  “我出生于农村,虽然当时国家已经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了,但家乡的发展并不快,当时缺医少药的状况和赤脚医生的令人尊敬让我在高考的志愿表上填了医科。”耿红全这样谈及他当初立志成为一名医生的初心。

  1996年,耿红全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在新华医院当了一名小儿外科医生,他郑重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小儿泌尿外科。所有的艰辛从那一天开始,所有的成功与荣耀也在那一天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他一直坚定地认为,成功只能靠自己脚踏实地去奋斗,要出成绩必须拥有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功底。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在一台又一台手术的积累下,耿红全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儿泌尿外科医生。

  新华医院小儿泌尿外科专业组是医院久负盛名的小儿外科重要的专业组之一,曾经是国内为数不多、小儿泌尿外科疾病范围最全面的诊治中心,但由于学科带头人组织调动等原因,当时耿红全所在的专业组仅有包括他在内的两位专科医生。他接过了重振新华小儿泌尿外科的接力棒,角色也从一名单纯的医生升级为一个学科带头人,从专注个人成长转变为要带领团队进步。他暗暗对自己说:“既然选择了这一挑战,就要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他特别重视学科梯队建设,着手建立了一套科室自我完善的培养体系,建立了与国外良好的沟通交流,使得整个小儿泌尿外科团队的基础水平紧跟国际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博士学位医生的人才梯队,专业组有5名医师全面掌握腹腔镜上尿路成形手术、腔道泌尿外科技术等,除门诊小手术外,2017年小儿泌尿外科病房的年手术量达到2800例,疑难病例数量和诊疗水平也处于同行引领地位。

  改革者进,奋发者强,当一个令人尊敬的医生是耿红全不变的初心,因此他始终把患者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动力和方向。小儿泌尿生殖畸形发病率非常高,隐匿阴茎更是常见病,术后要获得良好外观对于患儿一生至关重要。耿红全潜心钻研手术方法,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采用渐进性皮瓣转移技术治疗隐匿阴茎,使这一常见畸形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质的提升。如今,该技术已经成为小儿泌尿外科治疗的常规手术方法,已在国内广泛运用。很多小儿泌尿外科医生、患儿家长在出现困难并发症时都愿意咨询他、向病人推荐他,他也一如既往地接下这些很多人眼中“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总要有医生处理这些复杂、疑难病例,对于小儿泌尿外科医生来说,这更是职责所在,再困难也要努力把孩子们的病痛解除。我们背靠着新华医院儿科学强大的平台,这样的优势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发生在患儿身上的疑难问题,也可以将最新的技术和理念迅速用到小儿泌尿外科。”耿红全这样说。

  十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中,“结石宝宝”成为一个令人心痛的特殊群体。当时在没有同行经验、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下,耿红全和他的团队就摸着石头过河,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那些因结石导致双侧输尿管梗阻、尿闭、尿毒症的患儿经过他们的手术治疗,均得到康复。2011年6月,卫生部儿童结石病诊治中心成立后,耿红全担任中心常务副主任,内心的那团“火”更旺了,他积极致力于负责起草制订儿童结石病诊疗技术规范,开展儿童结石病致病机理研究,为其他开展儿童结石病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同时组织全国开展儿童结石病诊疗机构收集相关病例资料和国际最新研究进展,使得新华医院在儿童结石防治水平在国内独树一帜。“三聚氰胺事件”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耿红全所在的新华小儿泌尿外科也经历了凤凰涅槃式的十年磨砺与成长。

  从毕业到现在,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耿红全已经走过22年的医学之路。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一直强调,无论医学如何进步、技术如何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救治病人。“作为有幸经历国家大变革的一代,医务人员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感、责任心和亲人情,学习同行的实践智慧,紧跟国际最新前沿技术,不断将这些前沿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才能最终使进入小康的13亿人民看病更方便,享受的医疗水平更高。”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