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人话四十年】刘锦纷:守护童心四十载
2018-05-28 浏览( 来源:儿童医学中心 
 撰稿:夏琳
 摄影:夏琳等

  【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多个前所未有的奇迹。为全面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交大医学院走过的发展历程,围绕党的十九大和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题主线和奋斗目标,在医学院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围绕医学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促进“双一流”建设等重点工作,更好地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医学院党委宣传部现推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栏目“四十人话四十年”。

  本期访谈人物: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原院长、上海市小儿先心病研究所所长刘锦纷教授

  刘锦纷教授是中国小儿外科界最权威的专家之一。40年的医术人生,恰与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发展同行。作为医生,他在手术台上挑战一个又一个“禁区”,别人不敢接的病人,刘锦纷都接下来,他愿意承受这份压力,为病童争取一次生的机会。40年,他独立完成5000余例心脏外科手术,其中复杂病种占50%以上,手术成功率达98%。

  “我们这代人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践行者,更是受益者,没有改革开放的国策,就没有我们今天发展的一切。我用我所学到救治患儿,是对国家、对社会最好的回馈。”刘锦纷感叹到。他是68届的初中生,也就是被称为“老三届”的那代人。曾经下乡到黑龙江,用他的话,那时候条件艰苦,而大家的工作热情却特别高。所以那个时代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一种忘我的工作态度,这个烙印一直深远地影响着他。

  1972年,一心向学的刘锦纷成为工农兵大学生,1975年,他从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那时,先天性心脏病是威胁我国婴幼儿生命的大敌之一,许多孩子还未来得及治疗就失去了生命。毕业留校后,刘锦纷来到由丁文祥教授开创的新华医院小儿心胸外科,从零起步,开拓着中国小儿心胸外科的一方天地。

  “我记得丁老师向我展示中国小儿先心病手术治疗的宏伟蓝图,但那时正处于非常时期,同外面没有任何交往,不要说进口设备了,就连查国外资料都很困难。所以我们不能等,必须自主研发。”刘锦纷回忆到,“丁老师非常坚定的语气给了我莫名的信心。这以后我经常跟着丁老师去工厂,他不仅自主研发了小儿人工心肺机,还研制了各种氧合器包括鼓泡式氧合器和膜式氧合器,他设计并监制的小儿心脏手术专用器械等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开展婴幼儿心脏手术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得到了同行广泛的应用和称赞,把它称作‘丁氏’器械。”

  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正如春风拂面带来了无限希望。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以下简称:世健会)进入中国,他们看到由丁文祥教授带领的小儿心血管团队已经起步并取得一定成绩,当即决定将医疗支持项目投入上海。“有了世健会的支持,我们仿佛搭上了高速列车,直接踏上了国际舞台。”刘锦纷兴奋地说,“当时,世健会不仅捐赠了开展小儿先心病治疗所需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更将我们与国际上在该领域顶尖的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心血管团队联系在一起,以多学科成套配组的形式引入了全面系统的诊疗规范和手术技术。我们就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去学习,去吸收。”

  “我很佩服丁文祥教授。当他看到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时,作为国内学科开拓者的他并不固步自封,而是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全面接受。这使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学科没有走太多弯路,很快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对学科如今的成就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刘锦纷如是说。

  1998 年,由上海市政府与世健会合作共建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正式启用。2011年,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先生到访儿中心,赞叹儿中心是中美合作成功典范。刘锦纷由衷地说:“于我们而言,儿中心更是中国改革开放,浦东开发开放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2004年,刘锦纷的身份从医生变为院长,他对儿中心的点点滴滴进步如数家珍。“儿中心的诞生非常特殊,从设计到建成都是中外融合的过程。改革开放,打开了国人的眼界,我们看到医院是可以多姿多彩的,手术室是充满音乐的,除了医护人员还有医务社工为病人提供社会支持……这些当时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做法,如今已经比比皆是。可以说,儿中心在医院管理理念上对整个中国现代医院体系带来了变化。”

  如今,刘锦纷从管理岗位上退了下来。他重新投入了专业上的精进。近年来,他开始专注于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血流动力学研究。“很庆幸成为了医生,因为医生是终身学习的专业。在心血管专业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刘锦纷说。谈到这一切,刘锦纷神彩飞扬,宛如少年般充满活力!

  “儿科心血管专业的发展是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的缩影。我们专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是几代人精勤不倦、努力拼搏的成果。今天,我们又站在新一轮发展的十字路口,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才能不辱使命。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懈怠者、畏难者!”刘锦纷说得掷地有声。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