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吴利忠:把实干作为精神坐标
2018-04-25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编者语】为更好地学习落实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题主线和奋斗目标,围绕医学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促进“双一流”建设等重点工作,更好地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医学院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现推出系列栏目【共产党员】,通过展示交医优秀党员与优秀党组织的风采,发挥典型楷模作用,弘扬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鼓舞更多人凝心聚力,投身于学院改革建设的热潮中。面对挑战,面向未来,红旗始终高高飘扬,指引医学院人坚定初心,踏实前行……

  本期人物: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吴利忠

  人物白描

  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化医疗体系中,放射科医生在临床诊疗中在发现和确定病变、评估及随访过程中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天面对着一个个人,对一项项检查、一条条序列、一张张图像认真地分析和思考,但他们的忙碌与奉献往往隐在幕后奉献,付出不为人知。吴利忠大学毕业后在放射科工作近25年了,他常说,当看到病人在通过他的努力得到准确诊断时,心里总会涌动出一种暖暖的自豪感。

  2017年5月底,为了响应医疗组团式援藏的决策部署,吴利忠毅然报了名。同年7月,他远离上海、远离亲人,来到了西藏日喀则,成为上海市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中的一员,每天克服着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带来的高原反应,工作在第一线,带着使命,融入科室,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开展新技术,把控放射质量,为科室管理出谋划策,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的医护人员一起迁新址、创“三甲”,共同谱写西藏医疗新篇章。

  感人故事

  2018年2月的一个下午,日喀则的天气和往常一样,吴利忠和其他援友们吃好午饭后在住宿边吸氧边备课,突然有一个微信信息引起他的关注,有老年男性患者因持续性腹痛1天来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放射科行急诊腹部CT检查,值班医生一时难以定论,就向放射科微信群发出“各位老师看看,给点意见”的信息,吴利忠观察了上传的CT图像后,即刻电话给值班医生,告诉他这是“肝脏门静脉广泛积气,是小肠缺血、肠坏死的重要征象”,尽快给临床医生发出临时报告,便于急诊医生及时诊治。随后他微信中给出几个关键要点让值班医生仔细阅读图像,当值班医生告知在肠壁、肠系膜血管等处都能观察到积气,他心定了。第二天一早,吴利忠又认真地阅读了该患者的影像图片,并给其他医生仔细讲解了图像以及如何鉴别,他还将该病例制成疑难病例解析,供大家继续学习。分享典型病例是吴利忠的一贯做法,他说:“有些病例我们一辈子可能碰不到几例,通过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学习、一起提高。”

  “没有硝烟的战场”用来描绘急诊放射科一点也不夸张。工作中,吴利忠一直反对用微信等方式观察影像图片,生怕错过细节信息,但在危急重疑难病例面前时也默许临时应急处理。在危急重患者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快”“准”对放射科医生来说,与临床医生一样重要,走路快、说话快、操作快、思维快,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把报告提供给临床医生,这是关系着患者生命的处置原则。

  党员心语

  吴利忠:“高原环境并不可怕,敢于面对才是真正的勇士!在援藏路上,我会义无反顾,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实干作为精神坐标,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情,认真去做每一件事情,帮助解决难题,更新新技术,带动放射科的发展,造福西藏百姓。”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