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4/x_f3d3326822.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4/x_a5e3326880.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4/x_f3d3326898.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4/x_f3d3326822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4/x_a5e3326880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204/x_f3d3326898_s.jpg
2012-04-23 浏览( 来源:院长办公室 文/海珂;图/封栋燕 
 撰稿:雷雨
 摄影:
 

  4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沈岩教授做客我院“医源杏坛”,与广大师生畅谈科学研究及学术诚信。报告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教授主持。

  沈岩教授通篇报告内容丰富,语言幽默,不时赢得在场师生阵阵掌声。沈岩教授首先从对“为什么要做科学研究”、“怎么做科学研究”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出发,阐述了科学与技术、作为职业的科学研究与作为事业的科学研究、以及医学与生命科学之不同。谈及对“转化医学研究”的认识,他觉得当前学术界一味追求“拿项目”、“发论文”是“跑偏了”,他认为,基金不是目的、论文也不是目的,通过研究来认识和了解疾病并真正地推动科学问题地解决才是目的,“转化医学研究”这一提法也正是基于此。沈岩教授还对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他指出,一名医学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从硕士生到博士生再到博士后,在科学研究所处的阶段也是不同的,“一个好的研究生不能单以论文的成败论英雄,而要能不时地回头对自己所做的研究进行反思来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人们常说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沈岩教授的总结是,敢于挑战前人未曾达到的高度,并具备完成复杂、艰巨工作的能力,他借此还勉励在座的青年人“有可能比前人做得更好,也必须比前人做得更好”。随后,他在报告第二部分与大家探讨了“成功”和“成才”这一话题,沈教授语言朴实却一语中的,“其实所有人成功的经验都是一样的,只是很多人知道但做不到,所以放弃了。”而且他强调当今社会比拼的不仅仅是“聪明”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而是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他还以自身从技工到院士的成功之路为例,鼓励在座的青年人再苦再累也不要轻言放弃。最后,沈岩教授还在报告中为“坚持科研诚信、防止学术不端”而大声疾呼,并对产生学术腐败和不端现象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提问互动环节,沈岩教授还对研究人才分流的举措、大学科研评估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与在座交流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大家颇受启发。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