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卫生局、上海交通大学、《柳叶刀》杂志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上海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承办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策略研讨会暨《柳叶刀》2012中国专刊发布会”于3月31日在希尔顿宾馆召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世界心脏联合会主席、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教授Sidney Smith、《柳叶刀》杂志高级执行主编William Summerskill等中外嘉宾近200人参加了研讨会。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王磐石分别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开幕式由交大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主持。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开幕式并做《控烟在中国:积跬步,迎飞跃》的主旨发言,强调必须以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将推动控烟履约作为最重要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之一,纳入政府决策。
张杰在致辞中表示,交大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特别是医学院有着优秀的办学传统和良好的医疗资源,必将以促进中国医疗事业发展为己任,长期关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防控与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特别是致力于转化医学领域的拓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王磐石也在讲话中欢迎创刊于1823年的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出版2012中国专刊,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共勉和启迪,共同着力于中国医疗事业,共同携手防控慢病。
《柳叶刀》是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的医学期刊之一,以在一些重大的医学议题上直言敢说闻名,此次是其继2008、2010年出版中国专刊后,第三次聚焦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关注点着重于中国慢性疾病的防控、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初步评估等。会上William Summerskill透露,4月份柳叶刀网站将对中国读者提供内容的免费下载。
陈竺在主旨发言中指出新一轮医改启动三年来,为13亿人建立了基本医保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公立医院改革得到积极推进,可以说已取得初步成绩,但相对于“十二五”提出的医改目标仍然存在着差距,为实现此目标,必须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并且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因此他特别提到要降低慢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以降低医疗费用,尤其是大病费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或“慢病”,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精神疾病等等,一般无传染性。慢性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有关,其在中国疾病负担中所占的比重约69%。陈竺指出吸烟是慢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可有效预防的危险因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烟草危害负担最重的国家,除直接受到健康危害的3亿烟民外,还有7.4亿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中国人群每年归因于吸烟死亡的人数已达120万人,这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他指出自2006年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以来,已经积极开展了多项履约工作,“十二五”规划中也已明确提及要普及健康教育,实行全民健康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因此卫生部将在深化医改的过程中为控烟工作提供助力,以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将推动控烟履约作为最重要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之一,纳入政府决策,发挥医疗卫生系统的模范带头作用,联合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形成合力,全面推进。
随后的研讨会上,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王磐石、世界心脏联合会主席Sidney Smith、四川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教授包玉倩、瑞金医院肾内科主任陈楠等专家学者分别就慢病的管理与防控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此外,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牛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Winnie Yip、北京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所长王海燕、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系助理教授梁松、第二军医大学军队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张鹭鹭等也分别介绍了各自发表在《柳叶刀》中国专刊上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