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我院“211工程”三期建设的12个重点学科项目校内验收会在懿德楼101会议室举行,来自校内外的评审专家有中科院上海生化研究所洪国藩院士、江苏省血液研究所阮长耿院士、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院士、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袁雯、上海市教育评估院院长王奇、上海市教委副秘书长王志伟、中华口腔学会副会长黄洪章、华山医院外科蔡瑞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薛纯良和汤雪明教授等。专家们在听取了各个项目的汇报后,高度评价了我院在“211工程”三期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一致同意全部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验收会由医学院副院长陈红专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代表学院作重要讲话。出席会议的有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林忠钦,医学院副院长黄钢、章雄、郭莲、1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成员,以及校本部相关处室、医学院院办、学科规划处、科技处、财务处、审计处、资产处等部门负责人员。
陈国强首先介绍了学院“211工程”三期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产出等方面的整体情况。他指出三期建设以来,我院师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高层次人才数量有较大提升;在人才培养上,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临床实验教学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学科建设方面,“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的12个学科建设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在其辐射带动作用下,学院自然基金项目数从2008年的183项提高到2011年的386项,增长达111%;与此同时我们承担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的能力明显加强;从科研产出方面来看,医学院SCI论文数每年都在医学院校中名列前茅,2010年达1228篇,更重要的是近年我们在Nature,Science,Cell等刊物发表了多篇高水平文章,取得重要突破;三期建设以来我院获得包括国家最高科技奖在内的国家级奖项高达19项,为我院和上海市争得了荣誉。
陈国强指出,成绩的取得除了源自交大医学院人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外,还源自于上海交通大学提出的“两个尊重”和“两个一流”的办学方针、国家和上海市政府对我院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特别得益于两校合并后上海市政府对我院持续的不遗余力的支持;回顾这段重要的发展时期,既感觉振奋又有点惶恐——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科发展的原动力不足,领军人才仍然严重不足等。这几年医学院花大力气引进了70余名高级人才,但这些人才的作用显现还需假以时日。最后,陈国强向评审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恳切希望到会的专家能多批评和指导,以帮助医学院把握未来发展方向,有利于医学院今后的发展。陈国强表示,医学院将一如既往致力于推动学科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发挥更大的建设效益,力争使几个优势学科尽快步入国际一流。
验收会上,12个重点学科分别汇报了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标志性成果、建设成效,并反思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专家们在听取汇报,并查验相关资料后,经过认真评议,高度评价了重点学科项目在“211工程”三期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专家认为,12个重点学科项目如期完成了建设任务,通过建设提升了学科综合实力和国内、国际竞争力,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和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在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了长足进展,部分学科如血液病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及神经与精神病学等已经超额完成建设任务。专家组一致同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11工程”三期全部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