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科技论坛——干细胞研究战略研讨会举行
2011-05-13 浏览( 来源:健康科学研究所 
 撰稿:应急黄豪萍
 摄影: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干细胞研究所联合承办的第175期东方科技论坛——干细胞研究战略研讨会,于2011年5月10日在上海沪杏科技图书馆举行。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干细胞研究所所长金颖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东方科技论坛理事长、上海市科委副巡视员施强华,东方科技论坛理事长、上海市科委基础处处长胡睦出席会议并代表市科委讲话。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时玉舫,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孔巍,副所长张雁云、杨黄恬出席会议。孔巍代表承办单位致词。会议由东方科技论坛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陈馨主持。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生物医学研究院、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孙毅、李保界、秦樾、胡苹、李卫东、杨国源、时玉舫、高维强、陈德桂、冯立新、张晓玲、洪登礼先后分别就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生殖干细胞、癌症干细胞在表观遗传调控、细胞命运决定等基础研究及其在组织修复、器官重建及疾病干预等转化研究方面做了精彩报告。会议围绕:如何提高我国干细胞研究水平,跻身世界前列;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研究面临的瓶颈问题;如何加强上海干细胞研究团队间的合作交流三个中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目前,干细胞研究代表了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即将成为主流的科学研究领域。1999年以来8次入选《科学》杂志十大世界科技进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正孕育着重大科学突破。基于干细胞的再生医学,有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重大医学难题,引发继药物、手术之后的新一轮医学革命。当前,国际干细胞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干细胞多能性维持和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研究,体细胞重编程(iPS和核移植)的分子机制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基于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发展的重大疾病治疗和临床应用研究。为抢占这一科技制高点,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紧研究开发,并已取得应用性成果。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对干细胞研究的新一轮支持将会对提升我国干细胞研究的国际竞争力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从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展的情况看,未来的3-5年将是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黄金阶段。在这个时机,加速干细胞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一系列的干细胞临床应用新技术,对于提高我国疾病的治疗水平,实现我国干细胞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本次论坛针对干细胞研究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诸如干细胞重大基础科学理论尚未阐明、干细胞治疗的核心机制尚待研究、干细胞规范化应用体系尚待完善等进行了探讨和交流,集中对干细胞调控、干细胞治疗核心机制、干细胞临床应用体系等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等展开了讨论。此次研讨会将有利于提升我国干细胞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的源头创新能力,对我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产生引领和导向作用。同时,对进一步加强上海干细胞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增强我国干细胞研究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东方科技论坛(Eastern Foru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FST)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和主办,面向全国的具有战略性、连续性、前瞻性的科学技术研讨会。此次是自1998年论坛创办以来的第四次有关干细胞专题论坛,也是继2005年以后健康所承办的第二次东方科技论坛。

  学术报告

  1、学术报告:Modeling Rett Syndrome using human ES cell-derived neurons。报告人:孙毅
  2、学术报告:间充质干细胞再生、分化与癌化的信号调控网络。报告人:李保界
  3、学术报告:乙酰化依赖的干细胞信号转导。报告人:秦樾
  4、学术报告:成体干细胞的命运决定。报告人:胡苹
  5、学术报告:成年海马新生神经元中特异knockdown DISC1基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报告人:李卫东
  6、学术报告:对小鼠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报告人:杨国源
  7、学术报告: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报告人:时玉舫
  8、学术报告:干细胞与组织修复、器官重建及肿瘤治疗。报告人:高维强
  9、学术报告:干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报告人:陈德桂
  10、学术报告:生殖干细胞的命运转换及其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前景。报告人:冯立新
  11、学术报告:力学信号在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与肌腱病干预调控。报告人:张晓玲
  12、学术报告:癌症干细胞的“Back to Darwin”模型。报告人:洪登礼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