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比利时鲁汶(弗拉芒)大学、巴黎笛卡儿大学(原巴黎五大)、斯特拉斯堡路易-巴斯德大学、蒙彼利埃一大(医学院和药学院)的邀请,5月2日至11日,医学院党委书记孙大麟一行4人,对上述著名大学进行了访问。这是医学院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自陈国强院长年初访问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后的又一次重要出访。访问完成预期计划,取得了圆满结果。
在巴黎笛卡儿大学,该校校长、法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遗传学家和医学历史专家Axel Kahn教授热情接待了孙大麟一行,高度赞扬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与我院的密切交流和合作,肯定了与我院新开展的硕士培养合作项目,表扬了正在其大学实验室学习的5名法文班学生,希望继续选拔这样优秀的医学生到巴黎从事科研实践。我院也十分关注此项工作并于2010年10月开始选派首批赴笛卡儿大学学习的法文班学生,孙大麟了解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和预祝他们在2011年上半年顺利完成硕士答辩,早日回校开始下一阶段的临床学习。Axel Kahn校长随后介绍了自己对现代医学教育的理念、理解并讨论了两校今后的合作,将自己主编、印有解剖鼻祖维萨利斯画像的《医学历史——或希波克拉底》一书赠送给孙大麟,并在首页题词 “为了中法友谊,为了我们两校的合作”。
比利时鲁汶大学是代表团出访的第二站。这所大学建于1425年、为比利时培养了20多位首相以及我们熟悉的我校前辈,如著名教育家、原震旦大学校长、第二医学院副院长胡文耀博士,著名医学家、原瑞金医院院长、外科主任傅培彬博士。数百年来,它生机勃发,至今保持着世界前100位的位置,在其3万多名本硕博学生中,外国留学生占了33%,生物医学、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均在世界排位的前列,每年发表super top (影响因子>20的医学杂志)的文章平均25篇,从欧盟获得的生物或医学科研经费为欧洲第二,科研产出每年>8亿欧元。大学负责国际交流的副校长Prof. Bart De Moor与我代表团共进早餐后,精心安排了与医学领域临床研究、研究生培养、生物医学高科技平台的主要负责人的接触。通过一天热情、坦诚和密集的交流和讨论后,两校初步确定了联合培养硕士生与我院1所附属医院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合作内容。在晚餐会上,孙大麟以医学院和代表团的名义,对该大学的接待和表现出的合作热情深深感谢,表达了对这所具有悠久历史、深厚学术底蕴和优美学习环境的欧洲高等学府的深刻印象;而鲁汶大学则希望尽快在年内与我院签署上述内容的备忘录或协议,讨论实施的具体细节,以逐步加强双方医学教育和科研的交流合作。鲁汶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Bart Hendrickx 先生还代表大学将胡文耀和傅培彬两位先生在上世纪初在鲁汶大学学习注册记录的复印件赠送给了我院。
代表团在随后对斯特拉斯堡路易-巴斯德大学、世界第一所医学院 — 蒙彼利埃医学院和药学院的访问中,就教师、教学培训基地、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交流、临床药师培养、药学硕博联合培养的内容、方法、选拔和评估机制进行了探讨。上述两校已决定今年下半年派代表团来上海,与我院签署相关文件,尽早启动合作交流。孙大麟在斯特拉斯堡还接见了4名在医院做实习医生的法文班学生,参加了微生物转化医学中心的落成仪式,会见了Alsace省长、斯特拉斯堡市长、医院总长、大学校长、医学院院长等。
在顺访里昂时,罗-阿大区副主席、肿瘤专家Philip Thierry教授接见了我代表团时,回顾了过去20多年彼此合作取得的成果,就进一步科研领域的合作、7月初在上海由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罗-阿大区肿瘤中心主办的“首届肿瘤转化医学”以及护理专业内合作等进行了交流。
国际交流处处长张勇,交大药学院党委书记陆阳,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丁文龙参加这次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