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是医学院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开展器官系统整合式课程的第一个学年。为更好的总结经验,继续推进整合式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务处于12月15日组织召开了临床医学八年制器官系统整合式课程总结会。医学院副院长黄钢、教务处处长张艳萍、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丁文龙等出席,来自神经、消化、循环、呼吸、泌尿、内分泌、生殖、血液八大器官系统的模块负责人及教学秘书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梅文瀚主持。
会议首先由本学期已开展的三门整合式课程(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模块负责人介绍了课程开展的情况。他们充分肯定了这种打破学科界限,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在教学探索中的作用,同时也看到了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负责神经系统教学的丁文龙指出,首次开展的器官系统整合式课程,还存在教学日历制定不够详细、基础与临床课程的衔接不够完善、部分教学内容有重复、授课过程中医学概念和名词使用未完全统一、见习课带教老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座教师提出了加强集体备课,加强授课教师相互听课,减少理论授课教学内容重复;细化教学日历,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加强PBL案例撰写过程中基础教师与临床教师的协作,案例写作注重基础与临床知识的整合;改进PBL授课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落实教学改革跟踪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整合式课程的教学质量。
讨论结束后,梅文瀚强调了整合式课程中教师的作用,基础与临床教师必须重视集体备课和听课,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沟通与交流。课程考试需要理论与实践考核并举。丁文龙补充道:有学生反映部分教师教学改革的理念不明确,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模块负责人需对授课教师强调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设计好教学过程中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授课内容的衔接,明确教学任务。张艳萍又特别提醒模块负责人要组织好模块教学团队,注意课程衔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逐步推动改革的深入。
最后,黄钢做了总结。他在充分肯定了医学院器官系统整合式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之后,对于下学期继续推进改革进程提出了要求:授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水平;基础与临床教师需相互协作,通过集体备课改进授课方式、教学大纲的撰写要避免重复,明确学习要求;教学日历、大纲、教案等尽可能细化;改变教学评估方式,提高操作实践考试在成绩中所占比例。最后他感谢全体教师在整合式教学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希望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使我院的教学改革继续扎实深入开展,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