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和20日,第14届全国胆道外科学术大会暨2010中国国际肝胆外科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1300余名专家出席,此次盛会是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附属仁济医院等单位联合举办。
大会期间,与会的国内外专家以“精准肝胆外科”为主题,围绕胆道及胆道相关的肝脏和胰腺疾病。从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两大方面,开展了近百场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专题演讲和学术交流,内容分别涉及胆道结石,肝胆肿瘤及胰腺疾病的外科治疗规范及最新进展,相关的最新影像学技术及新手术技术的推广,肝胆胰疾病外科治疗的经验等。
大会名誉主席、中国胆道外科的奠基人黄志强院士,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组长董家鸿和大会执行主席,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教授、上海胆道疾病会诊中心副主任王坚等专家分别作了“中国胆道外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优化肝胆管病外科治疗的途径——精准肝切除”、“胆道感染的治疗指南”大会主题报告并赢得与会代表的高度注目。大会结束后,与会专家与学者就胆道外科微创手术、胆总管结石处理的策略、肝胆胰外科的进展以及东西方国家的不同经验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与会者表示,此次大会的举行,使我国专业人员站在了更高的学术平台上,用肝胆胰整体的观念来推动胆道外科的发展,由此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中国肝胆外科的治疗方式,规范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案,引领我国肝胆外科未来的方向,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胆道外科的国际影响力。
据了解,胆道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疾病,目前在欧美国家的该病的发病率为10%—15%;在我国的城市和农村的发病率大约为4.4%—10%。胆道结石的成因比较复杂,目前医学界比较公认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不吃早饭或不按时吃饭、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此外还有门脉高压以及胆道蛔虫等因素。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坚教授表示,目前国内尚未制定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胆道系统感染诊治指南。因此本次大会将出台《胆道良性疾病诊疗指南》和《急性胆道感染指南》,在全国范围内达成一个共识,针对不同病情的胆道疾病,是手术切除、是进行腹腔镜,还是仅仅取“石”保“胆”?我们将通过比对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劣以及随访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形成一个合理规范的诊治金标准,为胆囊疾病患者造福。
王坚教授强调,胆囊是一个功能性器官,并非可有可无,我们不主张一“切”了之,除非有癌变的可能。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们尚未发现胆囊癌的直接原因,但临床表明,70%—80%的胆囊癌患者伴有胆结石,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胆结石可能是胆囊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针对记者提出“如何预防胆结石”的问题,王坚说,我们要积极倡导正常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结构,其中包括按时用餐和少吃高脂、高糖和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等。他同时还提示,没有症状的胆结石患者千万也不要掉以轻心,应该定期随访。患者必须每3个月到半年接受一次B超检查,看看结石是否增多或增大;胆囊壁是否增厚、胆囊有否萎缩?此外还应注意饮食要清淡,万万不可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