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瑞金医院举行大型应急医疗救援综合演练
2019-09-17 浏览( 来源:瑞金医院 
 撰稿:
 摄影:

9月16日下午,由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指导,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承办的“2019上海大型应急医疗救援联合演练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应急医疗救援综合演练”在瑞金医院进行。6家相关单位、13辆应急救援车辆、2架救援直升机、百余人参加演练。

“接通知,黄浦江上有客轮失火,40余名伤员将送往我院救治,马上启动应急预案!”随着瑞金医院医疗副院长陈尔真一声令下,医院所有应急医疗救援人员在急诊大楼一楼大厅现场指挥部前迅速集合,指挥小组立刻开始分配应急物资、穿戴应急马甲,发放职责卡、腾空救治区域……一切迅速而不紊的进行着,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越来越清晰的救护车警笛声,和直升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在上海航空救援指挥办公室中,指挥人员与龙华机场工作人员对讲机沟通,大屏幕上正在显示飞行路线图。随着直升飞机轰鸣声的越来越近,3位身着桔红色队服的航空医疗救援队医护及工勤人员已在瑞金医院门诊大楼顶层停机坪待命。复苏室内,两组应急救援队员严阵以待,担架车、输液架、输液泵、AED、移动呼吸机、移动心电监护、抢救药品等急救转运物品一应具全。

本次演练模拟了黄浦江域某客运游轮因不明原因失火,导致大量游客及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受伤的灾害事故场景。在黄浦江上,由水上消防支队迅速派出救援船只赶赴现场,扑灭明火并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陆地救援现场,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迅速抵达展开救援,并将经现场初步处理的48位伤员通过救护车分批紧急送往瑞金医院;而上海市警航队的直升机在接到航空救援中心指令后,第一时间飞抵瑞金医院将医院航空救援队员接至事故现场参与救治,并将2名重伤患者迅速由直升机转入瑞金医院.

抵达医院后,瑞金医院现场分诊人员根据预先报告的现场初步伤情评估信息,进行院内二次快速评估确定伤员的受伤程度,迅速将其分配至院内三个不同区域进行救治,4名危重伤员分配至第一优先区进行复苏与评估;9名重伤员被分配至第二优先区进行评估与救治;而35名轻伤的伤员则被分配至第三优先区进行评估与处置,心理辅导也同时开始。各区经过三十分钟左右有条不紊的紧急救治,所有来院伤员均得到妥善安置和有效救治,演练成功。

本次演练针对上海这一特大型国际化城市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的医疗救援保障需求特点,以“客运游轮失火”为模拟事件,探索在突发出现大批量伤员的场景下,如何充分有效利用“水、陆、空”多种运输救援途径,实现快速、高效、有序地伤员处置与救治,增进全市应急保障系统和相关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本次演练充分展示批量伤员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无缝隙衔接,实现批量伤员从事故现场处置到院内救治高效应对,以及创伤救治流程的结构化、标准化、系统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为今后应对突发紧急医疗救援事件提供宝贵的经验。

据悉,在“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资助下,瑞金医院在2015年开始建设“上海市航空医疗救援中心基地医院”,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危重症航空医疗救援体系构建中,探索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及管理经验。目前,已经成立的“上海航空医疗救援办公室”挂靠在瑞金医院,并配备了全流程指挥信息系统,停机坪旁标准化抢救复苏单元已投入使用,多次完成长三角地区危重症患者转运及抢救。

此外,作为上海市航空救援示范性基地医院,瑞金医院通过与捷克布拉格急救中心及美国加州大学的合作培训,正在逐步完善上海航空医疗救援培训体系以及机上医疗救援设备和药品配置标准、应急医疗救援物资储备管理规范、上海航空医疗救援标准化流程及应急预案。今年6月,瑞金医院又与市医疗急救中心联合选派共计27名医务和管理人员赴以色列海法市瑞本医学中心完成大规模创伤救援培训课程,对上海这样的特大型的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提升我国创伤规范化救治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表示,瑞金医院在应急救援方面“有预案、有机制、有队伍、有规范”,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每次任务后都注重总结改进,以不断优化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本次救援的顺利演练,充分体现了医院在应急救援方面已具备较强的大规模应急救援能力。在本次进博会期间,医院将承担全程的医疗保障任务。医院已经成立保障领导小组并制定专项医疗保障工作方案及应急救治流程,加强夜间医务人员力量,开辟就诊绿色通道,预留床位,全力服务好就诊人员。两支应急医疗队轮流备班,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医疗急救准备,同时航空医疗救援队全天24小时待命,随时做好直升机转运准备。瑞金医院作为全国首个标准化建设的航空救援基地,在基地建设标准的制定、院前与院内有效的联动机制建立、航空救援流程的确立、航空救援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应该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也必将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上海市卫计委副主任秦净指出瑞金医院拥有一支高效能、高素质、高度组织纪律性的专业人士队伍,本次演练体现了整个急救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他特别谈到了三点体会,一是本次演练契合实际场景,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理应有这样的急救能力,练就一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突发大型上网事件的队伍和应对机制;二是本次演练设计非常全面,考虑到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在演练过程中,不仅有各种伤员,同时还要应对家属、记者等,在伤员当中,不仅有一般的外伤、烧伤,还有病人本身疾病的突发以及孕产妇等,整个演练考虑周密、应对得当;三是演练的流程非常流畅,参与整个急救工作的人员训练有素,其中既有现场组织人员,也有专业的转运机构,有常规的医生护士、工勤人员,也有心理疏导人员等。演练现场病人非常多、非常紧张、而且情况非常复杂,但是大家忙而不乱,有条不紊,说明这支队伍是经得起考验的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他说:“今天我们距离第二届进博会还有49天的时间,希望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升综合救治能力,能够应对进博会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让我们以饱满的激情、高度的技能和组织纪律性来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第二届进博会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

国家卫健委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正懋认为瑞金医院的演练充分体现了卫生健康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观摩后个人有三方面感受:一是演练设计契合实际;二是演练准备充分有效;三是演练流程完备、顺畅、有序;四是专业的处置救援快速有力;第五从专业化、信息化、后勤等部门都是全方位保障,使得此次演练十分顺利成功。他表示此次演练有三个特点:一是水陆空立体化的医学救援;二是多部门、多单位、多行业、多环节、多专业的联合救援,十分有效的协同展示,第三演练全程得到了国内外多名专家给与决策咨询和积极支持,体现了科学规范和国际接轨,可以说是一次成功圆满的演练,总体上达到了磨合机制,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提升能力的效果和目标,体现了紧急救援方面的上海水平和中国水平。上海市在航空医疗救援方面给与了大力支持,近年来,上海瑞金医院团队做了大量工作,在航空医学救援得到了长足、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也必将更多发挥服务本市、辐射周边,影响全国的作用

此次演练还得到了市公安局、上海海事局、市交通委员会、交通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市医疗急救中心的大力协助。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