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多个前所未有的奇迹。为全面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交大医学院走过的发展历程,围绕党的十九大和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题主线和奋斗目标,在医学院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围绕医学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促进“双一流”建设等重点工作,更好地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医学院党委宣传部现推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栏目“四十人话四十年”。

本期访谈人物:2016级生物医学科学专业 何欣恒
出生于1998年的何欣恒,年龄恰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一半,然而他也深深感受到改革春风给中国带来的改变,也正是吹遍中华大地的改革春风,带给了他这一代年轻人自信与积极努力的前提,让他们可以在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下,不断前进、上下求索,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
说起对改革开放的最初印象,何欣恒谈起了家乡的种种变化。来自山西的他亲身经历了省会太原的日新月异,也感受到了时代进步在这座城市留下的印记。比如说,随着上海到太原高铁在2016年的开行,参加自主招生时还要坐隔夜火车来到上海的他,在大一国庆节就可以乘坐只需要9小时的高铁返乡了。这样一个小小的例子,只是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他的家乡带来的巨大改变的一个缩影,而类似的国计民生中点点滴滴的进步,也证实着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广度。

在成长的道路上,何欣恒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和他的同龄人一起不断拼搏进取着。他从中学开始,就对科研事业产生了特别的好奇,也通过参与各门类竞赛,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并顺利进入生物医学科学专业求学。这个正式批文成立于2016年的新专业专注于培养卓越的科研人才,实践了改革开放潮流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刚好和他的兴趣所在不谋而合。
在专业学习中,何欣恒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改革开放给大学生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大一结束的暑假,2016级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全体同学获得机会前往悉尼大学游学,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让同学们知道了世界的广博和自己努力的方向。做为班长,何欣恒在游学的结业典礼上也代表同学讲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不仅回顾了这一段旅程带给大家的知识和能力,也感谢了提供海外游学机会的母校。可以说,正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重视知识、培养人才的潮流,与放眼海外、心怀世界的胸襟,给了他们这一代人获得更好机遇、取得更大成就的可能。

得益于生物医学科学专业与时俱进的独特培养计划,何欣恒大二就确认了导师,现在跟随着医药生物信息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健老师的实验室学习,在实验室学习的过程中,他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改革开放与时代变迁带给人们的改变。就拿生物信息学实验室常见的分子模拟课题来说,几年前,相关课题完成的分子模拟时间大多是1纳秒、2纳秒,偶尔有一个10纳秒的课题都可以造成轰动,而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几百纳秒量级的课题屡见不鲜,甚至他自己现在就在参与一个微秒级别的课题。这样的进步与国家对科研事业的大力支持和实验室老师的全情投入都是分不开的。
同时,何欣恒也谈到了学校对科研的重视给他们这一代人带来的改变。随着“大创”“?政计划”等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实验室中更多地出现了年轻的面孔,提前涉足到科研核心领域的这些年轻人们也有了更深厚的底蕴和向上发展的资本。这样的成就也来源于国家,社会和学校自改革开放以来,对科研事业的重视与期盼。事实上,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已经获得了机遇和舞台,能站在科研领域的最前端和来自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们一较高下,共同推进人类科技事业的进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先哲屈原的这句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久远而厚重的痕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追寻真理,自强不息,而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越来越多优秀的青年人也更加努力奋进,在国家需要的每一个领域发光发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何欣恒也相信,在改革春风吹遍大地,创新思潮迸发力量的新时代,他们这一代定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成为新时代的中国脊梁,共同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新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