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多个前所未有的奇迹。为全面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交大医学院走过的发展历程,围绕党的十九大和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题主线和奋斗目标,在医学院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围绕医学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促进“双一流”建设等重点工作,更好地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医学院党委宣传部现推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栏目“四十人话四十年”。

本期访谈人物:医学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辅导员陈燕
201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个年头,与改革开放同龄的陈燕也迎来了她的四十岁生日。作为医学院的一名学生辅导员,基础医学院青年教师。由于她出色的授课水平、亲切的育人成效,被同学们亲昵地称呼为“燕子姐姐”。她的成长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进程,回首这四十年,透过交大医学院的红墙窗台,遥望外滩上空的云展云舒,她若有所思地说到:“能与改革开放同岁,我们这一代人无疑是最幸运的。这40年来的人生经历,不仅是自己人生的际遇,更是一个改天换地的时代见证者。特别是进入医学院的这二十多年,见证了医学院励精图治,不断在医疗、科研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四十不惑,不惑而心定。’我愿意在辅导员岗位上,用精湛的专业能力、温暖的情怀为医学院培养卓越的有灵魂的医学人才尽一份绵薄之力。”
陈燕对医学院很有感情,在这里毕业后留校担任辅导员,随后继续学业深造、留校任教,2016年,陈燕在担任了十余年的专业教师后,她毅然从基础医学院教师行列申请回归辅导员队伍。在医学院培养和成长起来的“燕子姐姐”,坚信在改革的年代要始终保持挑战和梦想。对于未来她也并不设限,认定机遇是最大的挑战,每一次都要学会珍惜,努力做到最好。经过几次学生中的大调研,她确定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即“关爱学生”为本、以“学业指导”和“科研培育”为辅“一体两翼”的辅导员工作思路,成立了专业教师队伍与思政教师队伍共谋合力育人、助力学生成长的“燕子姐姐学业指导工作室”。
陈燕常说,关爱学生是第一位,看似平凡琐碎的工作,都是增进和学生了解的机会。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学风,她每天清晨到教室听课,检查学习情况;她积极与任课老师交流学生上课情况、及时反馈学生们的困惑和问题;她每周参加班级同学的活动,每月深入学生寝室走访,每学期在学生公寓值班;她邀请每一位同学到办公室“尬聊”,和学生增进了解,畅谈理想;每个学期注册报到,她都会精心准备课件,为同学做好成绩分析和学期规划;她和班导师“双师联动”,参加每一次班导师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无论何时微信上找燕子姐姐,她都会非常快速地回复同学,尽心尽力认真负责答复同学的问题和处理同学的事务。这些事情或许琐细不值得大书特书,但背后,是她对辅导员工作的尽心和尽责,也是对思政育人的诠释和热爱。当被问及,会不会后悔选择辅导员这个岗位时,性格爽朗的燕子姐姐总是哈哈一笑:“当你做的事是开心的,就不会后悔!为了学生,我选择回归辅导员育人岗位,人生重在选择,尊重你的梦想,未来有无限可能。”

为弘扬“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医学院精神,陈燕在工作室建设中推出了“医心医意·知行交医”项目。她联合新媒体,在“网易新闻”APP开启了一场全景式展现“HPV疫苗校园行”的网络直播,动员全社会参与,短短三小时,参与人数就破了10万+,进一步向社会各界科普HPV疫苗相关知识,努力贯彻“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为了让医学生更好地认识遗传病及其医疗和社会问题,她举行了“唯爱与成长不可辜负——第一届德朗热综合征宝贝活动”,200多名同学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个德朗热综合征患儿的家庭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看着罕见病患儿,广大医学生对医学多了更多理解,促进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医生的责任,自觉地觉去服务社会,达到“知、信、情、意、行”的统一。

以世界坐标审视,过去中国是跟跑者,而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是“让全世界仰望的‘北极星’”。陈燕坚定地说:“只有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仰望星空,能让我们确定前行的方向;脚踏实地,辛勤工作才能实现梦想,我愿成为同学们医学梦想启航时领路的‘燕子姐姐’,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启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