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
近期,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教授团队在高血压领域权威期刊Hypertension发表了题为“Impact of NAFLD and Fibrosis o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大型人群队列数据,发现脂肪肝和肝纤维化指数的升高与心血管风险和相关死亡率的增加显著相关。因此,脂肪肝和肝纤维化指数有望作为监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和相关死亡风险的可靠指标。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
近日,公共卫生学院汪一心研究员团队联合美国哈佛大学、巴黎萨克雷大学、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等国际顶尖科院校机构,在环境健康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IF=10.1)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基于随访长达30余年的大型前瞻性队列,发现医护人员职业消毒剂暴露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CVD)发生风险,且消毒剂使用频率、特定化学成分暴露水平与CVD之间存在显著的暴露剂量-...
ES&T | 公共卫生学院汪一心研究团队揭示...
近日,公共卫生学院汪一心研究团队(Reproductive &EnvironmentalNexus forExtendedWellness,RENEW Lab)与华中科技大学梅素容教授课题组合作,基于自主建立的前瞻性精子库男性队列(N=1385),探究了精子发育不同阶段多种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阻燃剂单独与联合暴露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以及精子线粒体DNA拷贝数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不同种类OPEs阻燃剂单独与联合暴露影响男性精子活力、密度、总数...
CELL子刊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单细胞组...
2025年1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刘宁宁研究员受邀在国际权威期刊Cell Host & Microbe发表了题为“Fungal influence: The role of the gutmycobiome in women’s health”的前瞻性评述。肠道微生物组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与细菌相比,近年来真菌微生物组在人体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其因果关系仍不明确。除了作为无害的共生菌,真菌在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患者中也可能...
DMRR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钟文泽联合团...
超重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近几十年来,全球超重和肥胖患病率持续攀升,其中在年轻人群的增长尤为显著。年轻人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期和奋斗期,容易忽视健康生活方式,导致体重增加。年轻时期的超重和肥胖不仅增加慢性病风险,还可能导致过早死亡。此外,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在全球各地差异显著,且这些因素的变化将重塑疾病负担格局,但目前缺乏针对年轻人群高BMI导致疾病负担的全球研究和长期趋势研究。近日...
Cell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单细胞组学与...
2025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刘真、孙怡迪、朱文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木良善,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辰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Comparative proteomic landscapes elucidate human preimplantation development and failure”的研究论文。在这项工作中,研究团队优化了此前开发的超灵敏蛋白质组学技术体系,并通过低投入的样本描绘了人类和小鼠着床前...
Am J Prev Med | 公共卫生学院钟文泽课...
全球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持续上升。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在病因、临床表现和进展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诊断年龄是区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一个指标之一,也与糖尿病病情进展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评估1型及2型糖尿病诊断年龄的趋势对于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制定以及卫生资源的调配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钟文泽课题组在公共卫生领域知名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
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 | 公共卫生...
近期,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教授团队联合上海浦东新区疾控郝丽鹏主任团队在糖尿病领域权威期刊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发表了题为“Inflammatory markers link 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 and obesity indicators with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sights from three cohor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中国、美国和英国这三个国家的人群队列数据,发现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升高与心血管风险和相...
Diabetes Care | 公共卫生学院钟文泽/许...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肥胖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T2D),早发T2D的防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早发T2D通常定义为在40或45岁以下确诊的T2D。与晚发T2D相比,早发T2D的病情更为严重,β细胞功能下降更快,血管并发症和早期死亡风险更高,亟待重视。根据诊断年龄,早发T2D可进一步划分为儿童青少年早发T2D (<18岁)和成人早发T2D (18-44岁)。尽管儿童青少年T2D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成人早发T2...
Obesity | 公共卫生学院钟文泽课题组通...
肥胖防控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不同肥胖严重程度下慢性病风险存在显著异质性。3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级肥胖BMI划分标准:I级30.0-34.9 kg/m2、II级35.0-39.9 kg/m2和III级≥40.0 kg/m2,这些BMI 切点主要基于白种人群制定。然而,不同种族在相同BMI水平下的代谢疾病风险、体脂百分比及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使用统一的BMI切点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建议将亚洲人的BMI切点设置为27.5 kg...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 公共卫生学...
随着全球2型糖尿病(T2DM)患者数量不断增加,通过早期干预延缓或预防T2DM的发生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深入解析与T2DM相关的生物通路和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进程,还可为糖尿病的预防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探索疾病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及其早期预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钟文泽课题组在内分泌和代谢领域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
J Affect Disord | 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
抑郁症的全球疾病负担日益增长,目前影响超过3亿人。心血管代谢疾病(包括代谢性、心血管和慢性肾脏疾病)是最常见的一大类慢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并且抑郁症与这些疾病之间存在双向关联。抑郁症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共病现象不仅增加了疾病管理的复杂性,还显著提升了死亡风险且降低了预期寿命。然而,目前针对心血管代谢疾病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患病率,患病率趋势及多病共存...
Nature Cities | 公共卫生学院冉进军/全...
2024年11月15日,上海交通大公共卫生学院冉进军副研究员和全球健康学院韩乐飞助理研究员联合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沈沉教授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ities》发表了题为“Long-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benzene and brain disorders among urban adult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长期暴露于大气低浓度苯环境会显著增加痴呆、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通过脑神经影像学分析,进一步阐明了苯暴露与多个关键脑区之间的密切关联,为系统...
BMJ |公共卫生学院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生长。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s)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引起,其中含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良性妇科肿瘤。据估算,全球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患病率分别高达10%和15-30%,但其远期健康效应仍不明确。近日,公共卫生学院汪一心研究员与美国哈佛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埃默里大学等国际团队合作...
MBE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单细胞组学与疾...
2024年11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胥宛星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徐书华教授团队在分子进化领域权威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发表了题为“Multiple-wave admixture and adaptive evolution of the Pamirian Wakhi peopl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分析了帕米尔高原瓦罕人群的基因组多样性,揭示了瓦罕人群的遗传起源及适应帕米尔高原环境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