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公共卫生学院汪一心研究员团队联合美国哈佛大学、巴黎萨克雷大学、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等国际顶尖科院校机构,在环境健康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IF=10.1)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基于随访长达30余年的大型前瞻性队列,发现医护人员职业消毒剂暴露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CVD)发生风险,且消毒剂使用频率、特定化学成分暴露水平与CVD之间存在显著的暴露剂量-反应关系。该研究首次在人群层面发现医疗消毒剂的累积暴露与CVD风险存在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为优化医疗消毒规程和保障医护人员健康提供了关键循证依据。

心血管疾病(CVD)已成为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2019年全球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女性CVD死亡人数达890万,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34.6%。据估算,在全球的卫生保健从业者中,女性占比达67%,并且呈现显著的CVD易感性。尽管毒理学研究已确证常用医疗消毒剂(含甲醛、戊二醛等成分)具有潜在心血管毒性,但其人群健康效应尚缺乏流行病学证据。
本研究采用美国护士健康研究II(NHSII)队列数据,通过标准化问卷每两年系统采集116,429名注册护士的职业暴露、生活方式及健康信息。经严格筛选排除基线CVD患者3,961例、非临床岗位人员36,615例及数据缺失者178例,最终纳入75,675名研究对象进行了前瞻性分析(2009-2019)。


十年随访期间,累计发现726例CVD新发病例,其中冠心病(CHD)413例、脑卒中318例(存在复合病例)。多因素校正Cox模型显示,相较于行政/教育岗对照组,手术室护士整体CVD风险增加72%(HR=1.72, 95%CI:1.25-2.36)。暴露途径分析表明,与不使用消毒剂的护士相比,器械+环境消毒组的CVD风险升高24%(HR=1.24, 95%CI:1.03-1.48),单纯环境消毒组的CVD风险升高18%(HR=1.18, 95%CI:0.98-1.41)。
疾病分型研究显示,手术室护士冠心病(HR=1.69, 95%CI:1.11-2.58)与脑卒中(HR=1.69, 95%CI:1.05-2.74)风险均显著升高。高频消毒剂暴露(4-7天/周)与CVD风险之间的关联最强;且工作-任务-暴露矩阵(JTEM)评估的七种主要消毒剂(甲醛、戊二醛、次氯酸盐漂白剂、过氧化氢、酒精、季铵化合物和酶清洁剂)暴露水平与CVD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暴露剂量-反应关系。喷雾消毒剂使用仅与冠心病风险增加有关(HR=1.29, 95%CI:1.02-1.62)。交互作用分析显示,职业消毒剂暴露与CVD之间的关联不受BMI、体力活动、吸烟、夜班、工作强度等因素的影响,提示消毒剂暴露可能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汪一心研究员担任本文独立第一作者兼独立通讯作者。国际合作团队包括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Carmen Messerlian教授;布莱根妇女医院J.W. Rich-Edwards、J.E. Manson教授;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K.J. Mukamal教授;麻省总医院Carlos A Camargo Jr教授;巴黎萨克雷大学法国国立健康与药物研究所Orianne Dumas教授、Raphaëlle Varraso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Yang Sun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张羽助理教授。
来源:环境与健康系
撰稿:陈茜茜 汪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