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门诊部6月份防病提示
2020-06-03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6月份上海气温升高,即将进入梅雨季节,天气湿热难耐。门诊部温馨提示您重点防控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

目前上海市的疫情应急响应级别已调整为三级,主要以境外输入性病例为主,近期,境外疫情仍不容乐观,目前全球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已超过620万例,故全校师生仍需做好防控措施。

根据国家最新修订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对托幼机构人员、中小学校人员、大中院校人员有不同的防控建议:

在托幼机构,因幼儿特殊生理特征,不建议戴口罩。托幼机构教师、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等工作人员,需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中小学校人员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校园内,学生和授课老师无需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在大中院校,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情况下,教职员工和学生无需戴口罩;在封闭、人员密集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需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需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在校期间学生出现发热情况该如果处理?

1、第一时间给发热学生戴上口罩,联系门诊部,指导学生前往临时留观区。

2、用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如果腋下体温仍高于37.3℃,门诊部医生指导填写《学生方便就诊卡》,学生至指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

3、学校要跟踪发热学生后续就诊情况,根据《学生方便就诊卡》回单和检测结果,同意学生返校,返校后暂一人一间宿舍留观并随访病情变化,病愈后返回原寝室方可参加学校活动。

4、与发热学生有过密切接触的同班同学需加强自我健康观察,如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报告老师并及时送医。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