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2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仁济临床医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在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顺利举行。来自仁济医院的近三百名临床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推进医教协同,全方位提升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临床教学能力和水平。

附属仁济医院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袁惠芸担任主持了开班仪式。她介绍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和整体安排,对参加培训的各位临床教师表示热烈欢迎。随后,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剑作开班动员。她强调了临床师资队伍建设在医学教育中的关键地位,为本次培训指明了方向。她鼓励学员们珍惜此次学习机会,积极交流、深入探索,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培养卓越医学人才贡献力量。她的动员讲话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本次培训班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PBL教学、教学技能等重要模块。在课程思政模块,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张黎声教授以“如何打造一堂生动的课程思政专业课”为开篇,为大家揭示了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他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剖析如何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专业课程,让学员们深受启发。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刘畅教授以“课程思政在病原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实践”为主题,为大家呈现了思政与专业融合的鲜活范例,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AI与课程建设的融合是本次培训的一大亮点。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课程建设负责人余建波老师在“AI 赋能课程建设与教师AI素养提升”讲座中,阐述了AI技术在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开拓了大家对于智能时代教学革新的视野;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王丽珍的“数智化助推口腔医学教育教学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大家展示了口腔医学教育与AI技术融合发展的前沿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创伤中心、临床实训中心副主任医师林健的 “AI在医学技能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聚焦医学技能教学场景,展示了 AI 助力临床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拓宽了学员们的教学视野。授课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AI技术在课程建设、口腔医学教育、医学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课程立足高远,内涵丰富,精彩纷呈。


PBL教学方法在医学教学中一直备受关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钮晓音专题分享了“医学整合课程:理念与实践”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 PBL tutor”,详细介绍了交大医学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成果,以及在器官系统整合教学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PBL tutor;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蔡宏就PBL案例如何写作进行了经验以及心得体会的分享,为大家撰写PBL案例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直接关乎教学效果。在教学能力提升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教授叶枫通过“课堂教学示范+设计解析”,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了优质课堂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技巧,让学员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次培训班邀请的授课师资均为行业内资深专家,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培训过程中,专家们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员们的学习热情,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学员们认真听讲、积极提问,与专家们展开深入的交流探讨。
本次干货满满的培训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学习进一步夯实了教学理论基础、积累了教学经验、增长了教学本领,为他们今后有效开展临床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受益匪浅。

此次“2025 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临床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有力推动了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将持续关注医学教育发展需求,举办更多高质量的医学师资培训,助力医学教育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