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宇辉做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述“医学人文素养和临床轶事启发”
2023-10-20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鲍怡彤
 摄影:闵行团委宣传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临床医学院人文教研室主任、中国抗癌协会骨转移性肿瘤副主委沈宇辉受邀来到医学院闵行校区,为2023级医学院新生带来了“医学人文修养和临床轶事启发”的精彩一课,生动讲述了他在工作期间遇到的一些有关医学人文修养的故事。

1E8DF

  课程一开始,沈宇辉通过引用美国医生E.L.Trudean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来引入他对医学本来面目的思考。随后,讲述了一系列他在行医过程中遇到的医患之间的故事,表明在治疗过程中,要坦诚地说明原因和问题,将减少病人的痛苦作为重要的职责所在。接着,他讲述了“肿瘤复发12次手术的病人”的故事,告诉同学们,医生的耐心在医疗中是极为重要的,提出在治疗过程中遇到挫折磨难要受得住的重要性,每一次的突破和挽救都是值得医生自豪的。此外,一个好医生应该认真吸取上一次治疗的经验教训,沈宇辉通过“骨转移病人手术失败”的故事告诫同学们要勇于承认医疗在某些问题的解决上的确存在缺陷的现实,有时候不做手术的确比做手术更好。

  接下来,结合“门诊七次解释病情的病人”和“截肢手术前找医生谈话的病人”的案例,沈宇辉表示医生无论何时都应有仁慈之心,要能共情病人的紧张情绪,并能理解患者心中的恐惧。在后面“妇产科主任的故事”中,他再一次强调,医生作为观察者,与患者的感受截然不同,任何的模拟想象都是不够的,所以理解患者的痛苦并关心他们是合理且符合实际需求的。他还根据“脊柱肿瘤瘫痪病人术后再次瘫痪”的故事指出,人文精神的出发点是不要担心自己受到伤害,即使是极差的医疗结果,如果解释和人文到位,依旧是和谐的。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尊重病人,更要尊重自己和正确认识自己。

  最后,他通过自己接收一个乳腺癌骨转移病人并为她做手术的经历提出,医疗上要积极地突破观念,不要太局限,学无止境。在治疗过程中即使遇到难题也要好好想办法解决问题,不要逃避和退缩。沈宇辉对同学们给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同学们未来能成为具有人文修养与沉稳内心的好医生。



369F1

  课程最后,沈宇辉再次引用了最初提及的名言,使同学们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并收获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提问环节,沈宇辉和蔼地告诉了同学们当他面对治疗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是怎么做的,并深入解释了名言中“安慰”一词的含义,在同学们的踊跃提问后,这节课于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这堂课,大家对于医学中的人文修养有了更加生动全面的了解与认识,这将成为同学们日后行医的持续动力。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