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从‘医‘出发”第二期MED主题演讲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懿德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联合会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乐飞、医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Dr.2(涂宏钢)、上海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医生陈海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林芳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陈珺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主治医师朱正伦等六位演讲者通过六段15分钟的演讲,展现了他们独特的人生感悟,激励在座的医学生坚持医学的道路,走出自己的精彩。一同聆听本次讲座的还有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副书记、学生联合会秘书长芦昊老师。
MED撷取自医学(Medicine)、体验(Experience)、奉献(Dedication)的英文首字母,邀请与医学结缘的演讲人讲述亲身经历,丰富医学生的人生体验,传播奉献精神。
首先上台的是乐飞老师,他讲述了自己行医过程中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繁忙工作中难以陪伴家人时
“非人”的内疚,漫长培训中“非人”的繁忙,抢救过程中“非人”的冷静。乐老师认为医学之路是一条单行道,医生转行也许同样可以在其他行业做出卓越的成就,但医生一旦放弃医学,就再难回到医生的行列中。面对人生形形色色的诱惑时医生不为所动,正是因为他们对医学的热爱,医生都不是普通人。
随后Dr.2(涂宏钢)则阐述了医学之路的艰辛和收获。踏入医学院的大门意味着选择了一条辛苦的道路。无论最后选择什么职业,学医者都必须通过终身学习充实自己。医学之路虽然辛苦,但医学生可以在学医和行医的过程中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建立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最后,他表达了对在座各位医学生在未来学医道路上的一些期望并分享了他在历经生死后对生命的感悟。
陈海燕老师作为一位医生和漫画家,以她的亲身经历、大学同学的职业选择、数学家张益唐教授为例,讲述了自己对医学生职业选择的认识。陈老师随后表达了她对心超医生这一职业的热爱,也告诉听众在遇到生活和工作中的不愉快,面对负面的情绪的时候,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爱好放松紧张的情绪,通过与身边家人、朋友、同事的交流调整心情,释放压力。
活动进入了后半程,林芳琪同学讲述他在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的“童书岛”和“宝贝伴读”等志愿者活动过程中的经历,介绍了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和意义,也分享了他对社会工作者独特的理解,从而向在座的听众立体地展示了社会工作者这一职业。
陈珺同学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医学生,在课余时间发掘自己的潜能,感染身边的朋友,努力成为一个公益领袖的故事。她借自己从一个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十项全能,成为团队中“最闪亮的星”和“blingbling的小太阳”这一独特的经历,告诉听众学医从来不是羁绊,医学生也有无限的可能。她也表达了对医学院新生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大胆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宁愿遗憾,不愿后悔。
朱正伦老师认为医学是一门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人文完美结合的学科,只要热爱医学,任何人都可以在医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朱老师感叹校园生活和青春的美好和可贵,激励我们与同伴一起前行,努力学习。而后他介绍了当代医学领域的大师和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小故事,从鼓励医学生提升的精神境界,树立人生的灯塔,找到前行的方向。
六位演讲人的故事带领听众发现了医学事业中鲜为人知的温情,也展示了临床医生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打消了在座医学生对学医从医的顾虑,鼓舞他们带着一份热忱,让工作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医学路漫漫,这次六位演讲人带来的分享,给正处在忙碌生活之中的医学生带来了一份冬日的温暖,将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更加坚定学医的选择。
演讲会在同学们的掌声与欢呼声中圆满结束。从“医”出发,任重道远,医学需要医学生的热情、奉献和坚守,也会为医学生提供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听完六位嘉宾的精彩演讲,同学们都有了不同的思考和心得,表示收获颇丰,深受鼓舞。医学生不仅要成为一个更好的医生,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在学医路上书写自己的故事,让青春奏出更美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