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肝脏外科主任夏强教授做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在东上院500报告厅为医学院2016级新生带来题为“组装人——我的医学梦”的讲座,通过介绍他所带领的肝移植团队的发展轨迹,勉励交医学子不忘初心、医路前行,用仁心仁术为人类送来健康之光。 首先,夏强从自身的从医经历讲起,笑称自己“弃琴弓而执柳叶刀”。在仁济医院这所横跨三世纪的悠久杏林,他带领着平均年龄仅34岁的年轻团队,开创了小儿活体肝移植的先河。夏强向同学们介绍,肝脏移植的困境由来已久,由于供体不足、器官失去活力,我国因肝病死亡的人数多达30万。经过艰苦的科研探索,夏强发现并决定利用肝脏良好的自我重建功能,对病患进行活体移植。可手术的背后有许多棘手的技术难关,夏强带领团队拼搏在科研的第一线,取得了“双供”受体等重大突破。在夏强的讲述中,同学们真切地体会到他敢于攻坚克难的意志,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正是凭借这样可贵的医者精神,夏强打开了移植手术新的疆域,在海内外的医学领域均享有极高的声誉。 接着,夏强谈到他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他介绍,肝移植手术的难度堪称外科手术之最,因为空肝期的时间紧迫而工程量浩大。他和手术团队要在确保新肝供血正常的情况下,提升速度与效率。夏强不断磨练手术技巧,积累大量临床经验,用他精湛的医技为活体肝移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手术台上与时间赛跑的每分每秒,无不诉说着夏强教授对自我的超越。学生们感叹砥砺医疗技术的重要性。一把手术刀,一根根血管的精细缝合,一个个经肝移植手术后恢复健康的儿童,一位精勤不倦的医生,为无数家庭带来希望的曙光。 最后,夏强回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了关于“器官移植的时间问题”“如何看待手术的失败”等问题。在面对“医生如何为器官捐献做出号召”这一提问时,夏强认为器官捐献是生命的一种延续。同时,他也告诉同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医学,争取日后在异种移植方面有所突破。夏强的讲座激励着交医学子在医学道路上砥砺前行,将昨日的医学构想变成今朝的手术奇迹,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