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医学院2016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答辩评审会于科教楼203会议室顺利举行。医学院党办主任李洪亮、学指委秘书长唐华、院办副主任陈立今、教务处副处长朱海燕、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颖、团委副书记游佳琳等担任评审。经过两个半小时的现场答辩,医学院2016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评选结果最终出炉。
今年社会实践的主题围绕“励志青春,扬梦杏林”,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精神,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契机,以引领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十三五”建设为重点,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宗旨,引导广大学生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青年学生,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医学院团委于5月4日启动了2016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积极动员医学生带着课题、带着思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暑假期间,900余名学生和148名指导教师协力完成了148个实践项目和研究型课题,走访了青海、云南、宁夏、江苏、浙江、江西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实践中接触社会,增长知识,了解民情、社情、国情,达到知行合一。
评审会上,由各二级单位遴选报送的27个实践项目逐一进行了5分钟的PPT汇报与展示,并接受评审的现场提问。最终经评审评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学生睡眠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以上海地区为例》、《上海地区家长对婴幼儿口腔保健的调查》获校级十佳奖项;《上海市三甲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挂号方式调查及分析》、《12320卫生热线调研与大数据平台实践》获校级一等奖;《民众医疗健康信息获取途径和判断力调查及宣传》等4项获校级二等奖;《医学生仪式教育实效性的研究》等6项获校级三等奖。(附具体获奖名单)
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6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名单
校级十佳项目(2个):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学生睡眠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以上海地区为例》
《上海地区家长对婴幼儿口腔保健的调查》
校级一等奖(2个):
《上海市三甲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挂号方式调查及分析》
《12320卫生热线调研与大数据平台实践》
校级二等奖(4个):
《民众医疗健康信息获取途径和判断力调查及宣传》
《碎片时间利用对外科实践技能学习的巩固效果分析》
《老年“护理券”发放与管理工作调研》
《PBL课程教学意义与规范化探究》
校级三等奖(6个):
《医学生仪式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上海市浦东新区适龄夫妻二孩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医的普及现状调研与现代化中医知识宣传》
《安亭镇老龄化人口医疗服务需求与费用调研》
《上海市老年人居家护理状况及社区养老可行性研究》
《乳腺癌预防知识普及现状调研》
校级优胜奖(7个):
《基于患者信任度的当前医患关系情况调查》
《上海市女大学生人身安全意识和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黄浦区居民利用互联网获取医疗健康信息的情况及其影响分析》
《西部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及营养状况调查》
《瑞金医院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收获与建议》
《青少年近视矫正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健康促进医院研究》
院级奖项(6个):
《中小城市献血活动的现状及建议》
《千人眼中的医疗行业——“中国式”医患关系》
《上海市社区膀胱癌早期筛查和术后复发筛查》
《互联网医疗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浅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对检验人才培养的意义》
《上海——温哥华工作人群上呼吸道感染就医与否的分界点及自我医疗手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