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9/x_8385080726.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9/x_8385080760.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9/x_8385080726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609/x_8385080760_s.jpg 2 1
2016-09-29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曾志童
 摄影:张好、雷家豪
 

  9月28日下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瑞金医院医学人文教研室副主任沈宇辉在闵行校区东上院500为2016级新生介绍医学路上的人文力量,讲述生命与现实的联系与冲突。沈宇辉用一个接一个在工作中遇到的故事,为学生们展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无奈与坚守、温暖与感动。

  沈宇辉首先讲述了生命的哲学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其对于解决医学的精神和伦理问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医生而言,面对生命中的等待、认清家的意义、对患者的安慰以及对待死亡的看法,无处不考验着一位医生的人文素养及职业情怀。医生可能无法直接体验到患者的真实感受,但是却可以去体谅去关怀,用人文的力量去面对患者,而这正是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精神引导的重要性所在。

  对于医疗环境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沈宇辉认为主要原因有二,即患者的恐惧与相互信任的缺失。医患关系的本质,是成本问题、社会问题、观念问题和文化问题,是系统工程与人性信仰的问题。恐惧是医患关系中患者主要的心理模式,而信任则是重要的基础。然而,专业信息的不对称及医患的专业背景差异又让医患互信沟通在现实中变得很困难。对此,沈宇辉认为,只有医务人员接受人文培训,才能部分解决医患问题。

  而具体到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沈宇辉强调,患者克服恐惧、信任医生,固然十分重要,但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角度而言,管理体现人文精神、医生进行人文教育、制度彰显人文考虑,将强有力地减少医疗纠纷。人,都需要人文关怀,恐惧时都需要安慰和帮助,医生在技术上治疗的同时,更应该给予精神上的慰藉。最后,沈宇辉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愿景——20年后,人文精神广泛根植于医务界。

  在提问环节中,沈主任就同学们提出的“家属希望看到怎样的医生”“医生面对死亡应该有什么态度”“如果病人死亡应该怎么面对家属”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医患关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面对这个问题,沈宇辉现身说法,用自己遇到的真实情况做解释,其中的人文精神无疑给2016级医学新生指明了方向。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出的必将是德艺双馨的医学优秀人才!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新生代表座谈会…
  学指委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第三季…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