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e795080650.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e795080693.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0985080643.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8205080668.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8205080697.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1ec5080692.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e795080650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e795080693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0985080643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8205080668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8205080697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6/x_1ec5080692_s.JPG DSC00717 DSC00723 DSC00730 DSC00733 DSC00739 DSC00745
2015-06-16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吕珠婉
 摄影:
 

  6月8日下午,继“两会医改政策”介绍之后,医学院辅导员王栀沁老师为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英文班的同学带来了英文讲评的第二讲:“inFormation——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培养模式介绍与医学生能力养成的启示”。此次班会也有20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二大班和六大班学生的倾情加盟,再加上学生代表的发言介绍与分组讨论,现场气氛显得更为活跃和热烈。

  经过大量资料查阅和充分准备,王老师首先作了渥太华大学医学教育的全方位介绍。她从地理位置、学校基本情况开始,一开始就讲到渥太华大学医学院严格的准入要求——只有对医学充满兴趣并且出类拔萃的学生才有机会入学,这不禁使同学们对这座北美顶尖的医学学府肃然起敬。随后,王老师切入正题,介绍了加拿大“4+4”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即4年本科和3~4年的医学学位学习。而在正式行医之前,加拿大医学生还需通过5~7年的住院医师培训和医师资格的多门考试,才能成为专科医生。也就是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专科医生,加拿大的医学生至少要花13年时间。在学校教育期间,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的2年基础医学教育加2年临床医学教育,采取“无缝对接”的系统整合式课程,将一个系统的基础、临床、社会心理知识及实践操作从头至尾、连续贯通地传授给学生,避免了基础、临床知识的脱节与重复教学。尤其是该校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值得深思:该模式采用以案例、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方式(PBL、TBL)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学中强调人文关怀、职业精神培养,强调疾病的社会心理因素,培养学生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学习医学。同时,内容丰富的电子资源和电子学档记录平台(E-portfolio),也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进行自我评估、自我反思提供了完善的条件。在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的培养模式下,医学生将逐渐具备未来加拿大医生的七大核心能力,即“Medical Expert医学专家、Communicator交流者、Collaborator协作者、Scholar学者、Manager管理者、Advocate倡导者、Professional专家”。

  在王老师的介绍与解读后,临床医学五年制英文班和二、六大班的学生代表也先后进行了发言。5位同学用流利的英语、翔实的幻灯片交流了交大医学院两种教学模式的各自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块和学习体会。英文班“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和实践性较强的临床见习,提高了学生主动思考、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传统教学模式则夯实了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在之后的分组讨论中,同学们结合先前所提到的美国、加拿大与国际医学教育组织所提出的医师/医学生核心能力标准,表示要进一步培养医学生的能力,除了专业课程之外,应更多地提供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养成教育,比如深入开展医疗沟通方面的教学,帮助医学生从低年级起就能正确认识患者心理、把握医患关系。而在注重不断拓展国际视野、领略新知的同时,也有同学提出在英文班教学中也应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等人文理念融入医学教育中,用本国的事例来介绍某些疾病的诊疗与预防(如血吸虫病)。在富有深度的发言中,本次活动圆满结束,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学期这两次英语形式的大班讲评,不仅让医学生进一步锻炼了运用外语进行思考、表达的能力,还使大家对医学教育、医疗政策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期待讲述、讨论中的观点能激发同学们为成长进一步设定清晰的目标,并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获取交大医学院现有的教学条件与资源,朝着自己的方向而前进。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