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利做客《大医时间》谈医学人生
2012-12-28 浏览( 来源:闵行校区学生记者团 文/张斌斌;图/王桢 
 撰稿:宣传部测试
 摄影:

  12月21日下午,闵行校区光彪楼多功能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鸿利做客第14期《大医时间》讲述医学人生。

  在主持人对王教授进行简要介绍之后,王教授将他的医学人生娓娓道来。他以平实生动的语言、偶尔调侃“末日论”的轻松幽默,拉近了和同学之间的距离。

  身兼医者与师者这双重角色,王教授时刻坚守着自己的内心。他道出了始终伴随他的三个要素,即品格、格言与价值。品格是做人的根本,梦想与追求亦然。王教授提出了十六字纲领“设定梦想,瞄准目标,勤奋努力,卓越贡献”,并饶有兴趣地诉说自己医学生涯中的小插曲。他对学习的执着与对完美的追求使不少同学肃然起敬。格言是做人的准则,应始终坚持。王教授“做人,做事,做学问;尽心,尽力,尽责任”的座右铭深深印刻在了同学们的心上。价值来源于求实和奉献。“我爱牛,我爱牛的温柔,我爱牛的执着,我更爱牛的奉献——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尔后,王教授追溯了自己的大学时代——不同的大学生活,带给同学们不同的感受。历经过三年自然灾害、追随过无私的雷锋精神、毕业前夕的一颗红心与两种准备——王教授的大学生涯虽艰辛苦涩却熠熠生辉。王教授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不少对学习抱有困惑的同学获益匪浅。

  在王教授看来,身为一名医者,治病救人的医疗工作是知识的运用,而医疗实践的一切是为了病人;身为一名师者,教书育人的教学工作是知识的传承,而教学实践的一切是为了学生;身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科研攻坚的科研工作是知识的创造,而科研实践的一切是为了创新。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王教授对未来还有“老牛新征途”的构想:继续为病人服务;继续协助培养研究生;继续参与编写著作;继续参与学术活动。同时,他还对在座的同学寄予了殷切期望:无论是教育家、临床学家还是科学家,他都希望同学们为祖国的卫生事业做出贡献。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