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故事】沙朦:愿我学医终生 归来依旧少年
2018-07-04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
 摄影:

  【编者语】凤凰花开,离歌响起,初夏校园里那些穿着学位服合影的人是一道不容忽视的风景线。照相机定格毕业生对母校的种种记忆,而母校想留住更多毕业生的温暖故事。又到毕业季,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共同策划推出毕业故事栏目,你来说那些时光,我们静静聆听……

 

  本期人物:沙朦 2010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时光飞逝,当博士毕业答辩完成之际,我才意识到原本长达8年的医学生生涯竟已逐渐走到了尾声,提笔之际,发现8年前浓密的头发早已不忍直视,尽管如此,过往充满欢笑与泪水,充满成功与挫折,充满豪情壮志与荆棘坎坷的时光是那么的不舍与珍贵。

  八年前,怀揣着成为一名医生梦想的我,踏入了医学的殿堂。本科阶段,在80多门专业课以及无数考试的洗礼下,我自以为百炼成钢,掌握了全部医学知识。然而进入临床后才发现,自己不仅对于临床实践手忙脚乱,对临床应用知识更是一窍不通,仿佛从未汲取过任何医学知识。在一次次自我怀疑与挫败中,我开始了一次又一次最新文献的检索、重复着一次又一次简单的外科操作,我终于意识到医学的殿堂仅仅只是对我打开了一扇门,而浩瀚无垠的医学海洋需要我用终身去学习去实践。

  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我有幸成为著名肝移植专家夏强教授的学生。夏强老师从零起步在仁济医院组建了全新的肝移植中心,而10余年间夏强老师带领团队将国内肝移植领域的空白用一个个技术创新和世界纪录一一填满。时至至今,每天的手术台上依旧可以看到夏强老师活跃的身影,也正是有夏强老师这样一位优秀的榜样,我平日里在“宿舍-医院-实验室”三点一线间穿梭,不仅希望汲取更多的知识磨炼临床技能,更希望用创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帮助患者解除病痛。

  从2010年到2018年,从18岁到26岁,从一个对医学一窍不通的大男孩到一个略通一二的小菜鸟,我经历过一次又一次实验的失败,写过一份又一份枯燥的病史,在手术台上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在病房里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晚,我学会的不仅仅是无数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承担了救死扶伤的高尚责任,以及收获了勇于面对挫折,不断挑战、不断前行的勇气。面对逐渐上升的发际线,医学依旧需要我毕生不断去学习不断去实践,愿我铭记初心,坚定信念,学医终生,归来依旧少年。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