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沉浸式治疗给“星星的孩子”们带来新希望
2018-04-03 浏览( 来源:精神卫生中心 
 撰稿:乔颖
 摄影:

  4月1日一场有关沉浸式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自闭症干预应用的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携手改变,拥抱未来”。在4月2日世界孤独症日到来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们携手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科学家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这群被称之为“星星的孩子”们带来了新希望。

  虚拟现实(VR)不止带来娱乐,也可在治疗疾病领域发挥作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自闭症辅助治疗带来的新变化,受到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医疗康复机构、科技公司的关注。

  研讨会上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温洪指出,自闭症的孩子需要大众的关注和爱护,全社会应当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处处长张堪表示,高科技的医疗手段必将推动全民健康取得长足进步。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称,孤独症的治疗有难度,AI和VR等高科技方法将为患者带来福音。

  据《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在师资方面,我国自闭症康复师目前只能覆盖1.3%的人群,剩下98.7%的患者暂无法得到有效康复训练。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主任杜亚松介绍,孤独症是一种可以被早期识别的神经发育障碍,“外界的刺激和信息难以抵达孤独症的儿童的内心,同时内心的反馈和感受也不易表现出来。”虚拟现实技术(VR)在自闭症的训练治疗中有了明显优势,“它可以让患儿在VR环境里接受训练,电脑操作简便,大大减少了对人力的需求。”他也提到,VR技术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也增加了针对性训练计划的可实施性,“也就是说,VR技术将给我们走进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带来新途径。”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翟广涛教授介绍,这个医工结合的研究始于2016年,虚拟现实技术近年来的发展为实现儿童孤独谱系障碍提供了新的机遇,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特点为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而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孤独谱系障碍患者的基本症状可归纳为在社交、互动及想象力方面的欠缺。虚拟现实技术的特性恰好与之对应,因此非常适于用于儿童孤独谱系障碍的辅助治疗。

  目前,该治疗系统已在上海普陀区展翼儿童培智服务中心、五彩鹿上海校区、上海爱好儿童康复培训中心、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科、舟山市彩虹堂特殊儿童关爱中心等机构试用,并得到各机构老师和家长的好评。下一步,专家还将结合目前试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对该系统进行进一步开发。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人员饶有兴致地体验了沉浸式治疗系统,对该系统的现实模拟技术啧啧称赞。相信有了全社会的支持和鼓励,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干预方法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孤独症患者,帮助他们将障碍降到最低,使潜能发挥到最大。让这些“星星的孩子”插上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